中国古代的悬棺之谜。(网络图片)
悬棺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民族葬俗,曾流行分布于中国南方及长江流域的部分山区,其特点是:利用天然岩穴,或凿孔椓桩,悬棺钻室等方法,将棺木置于高耸的危崖峭壁之上,成为令人惊叹叫绝的悬棺遗址。
风光绮丽的川南珙县,自古便是多民族混居的地区,至今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址,悬棺便是其中之一,悬棺当地俗称“挂岩子”,已发现遗址41处,保留悬棺290余具。这些悬棺多数分布在临河高山,有的高达百米以上。
夜郎国“僰人”
据《珙县志》卷首《序文新编》云:“珙本西南夷腹地,秦灭开明氏僰人居此,号曰僰国,后为夜郎王所胁属,汉武帝使唐蒙略通僰道、取夜郎,置南广县于此,属犍为郡,蜀汉后帝又于此置南广郡,以南广县为首邑,晋及六朝皆因之,隋改南广为协州,唐改为巩州,又改因忠郡,扶德州,宋仅为巩州。元末明玉珍改为珙州,明洪武四年改为珙县”。至今已六百余年。
“僰人”一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恃君篇》。《史记•西南夷列传》记:“且夫邛,西僰之与中国并也”。《说文•人部》释:“僰,犍为蛮,从人声。”《华阳国志•蜀志》释:“僰道县东南四百里……本有僰人”,可见古代僰人居住在犍为地区,而僰道一带又为集中地。《叙府志。外记》有谓:“珙县多僰人”。《珙县志(卷八)》记得较多具体:“今珙邑僰类已尽,而县石岩尤多僰人棺。盖其俗,亲死不葬,悬棺高岩,垒垒峭壁间。”另据明《平蛮碑》所叙史实,自万历以后僰之一字,已少见称,或已衰微而融合于其他之族属,悬棺为之中断。
由此可见,“僰人”是先秦时期在中国西南居住的一个古老民族,在川南一带建立了“僰侯国”。与别的民族不同的是,僰人死后不入土安葬,而是把棺材悬于陡峭的岩壁之上。在宜宾市的珙县、兴文、筠连等县境内均分布有“僰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
悬棺选材与葬式
悬棺选材一般多为楠木,棺盖和棺身全系整木挖凿而成,形体较大不漆不髹,质地十分坚硬,其规格大小不一:大棺长2米,宽0.5米,高0.4米,一般棺长1.92米,宽0.47米,高0.38米。
目前发现悬棺葬式有下列三种:
岩桩式:即凿孔打桩,将棺木横置其上(珙县悬棺以此种葬式为主);
岩匡式:凿岩成墓,将棺陈布其内;
岩穴式:利用天然岩穴,陈放棺木。
崖穴悬棺葬主要分布于龙溪河、沐溪河流域,一般开凿于临溪河流域的山丘。低者距地仅1米,高者达180至200米。悬棺在奇峰挺拔,峻峭的岩穴之间,许多棺木半悬山崖,有凿岩为穴横放者,有凿岩孔嵌木桩,棺木平置桩上者;也有几具并放或叠放者。
僰人为何要把棺材置于千仞绝壁之上,又是如何将几百斤乃至上千斤重的棺木放在距地面几十到一百多米的悬崖上的?悬棺置放的方法,目前学术界存在垒土造山说、栈道说、垂吊说等三种说法。
悬棺民族究竟是为何理由进行悬棺,以及悬棺的具体方法至今还是一个未知之谜。但显而易见,珙县这个民族的先人将沉重的棺木高悬于凌空危崖这巅,说明他们具有高度的智慧与惊人的毅力。
在珙县悬棺周围,还发现有大量原始的朱绘岩画。这些岩画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内容丰富,形象生动,风格独特。有人物动物、图案、符号等多种,它真实地反映了悬棺民族的社会风貌和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陈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