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1月1日,是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的圣诞。(图片来源:Pixabay)
今天是农历1月1日(2016年,2月8日),也是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的圣诞。
弥勒菩萨
弥勒,梵名Maitreya,意译作慈氏。他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思想体系以《瑜伽师地论》为代表,中国佛教的道安和玄奘对弥勒菩萨相当推崇。汉传佛教认为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亲定的继承者,因此将在日后下凡普渡众生,所以弥勒菩萨又有“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或“弥勒佛”的尊称。
关于弥勒的记载在佛教史上甚早就出现了,可能在第一次结集或第二次结集前就已经出现了。然而,印度很早就开始信奉弥勒菩萨了。而中国在南北朝时期才开始信奉弥勒并逐渐盛行;唐代以后,由于《阿弥陀经》被译出,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者亦多,故弥勒信仰虽然尚未式微,但是其影响力不及阿弥陀佛信仰,不过依旧影响扩及中国近现代。历来,中国佛教之弥勒信仰分为二派,一派为上生信仰,信仰现今于兜率天说法之弥勒菩萨,而欲往生兜率天;另一派为下生信仰,相信弥勒将来下生此世界时,于龙华树下,三会说法,以救渡众生,而自己亦能生此世界,于龙华树下听受说法而成佛,故有龙华三会之说。
正月初一,弥勒佛圣诞
当新的一年到来之际,虔诚的佛教徒往往在准备欢庆新年之余,亦不会遗忘农历年上的节日,因为那具备着传统的历史意义。因此,除了随俗忙着过年外,亦会庆祝弥勒菩萨圣诞。农历元旦这一堂祝圣普佛,已经成为佛门中传统的习俗了。
汉地各寺院一般以每年正月初一为弥勒菩萨诞日。之所以有此惯例,是因为相传布袋和尚的诞日是正月初一,而因为传说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因此这一日被视为弥勒菩萨的圣诞。
相传俗名契此,号为长汀子的布袋和尚(传见《宋高僧传》卷二十一)的圆寂很奇特,这一天他来到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在一块磐石上端坐而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逝。人们联系契此日常的不平凡行为,遂认定契此为弥勒化身,并按他的模样塑成“弥勒菩萨”,安放在天王殿正中。这样,弥勒菩萨也就有了自己的诞日。
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陀的第一大弟子,也是我们这个世界将来的一尊佛。所以佛教界也称它为弥勒佛。弥勒菩萨所奉行和弘扬的是大乘佛法。
根据历史的记载,他曾三度在中国应化:第一次是在六朝时代,生于义乌,姓傅名翕,曾为梁武帝说法,著有信心铭和法身颂,传诵千古;第二次是在五代时现身于福建的莆田;第三次是在浙江奉化,以一位胖比丘身应化,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布袋和尚。皇帝给他的封号是定应大师。现在中国各地寺院中,所供奉的大肚笑佛,就是弥勒菩萨示现为布袋和尚的塑像。
弥勒菩萨因为是修慈心三昧而得道的,所以他无数劫来,一直是用大慈心在救度众生。慈字的定义,在佛学上解释为与人以快乐、幸福的意思。要充分地把这慈心表现出来,就要能够牺牲自己,利益他人,这种损己利人的行为,不是志气高迈、心胸阔达的人,是不容易做得到的。弥勒菩萨就因了实现这“大慈”的精神,大肚包容,难忍能忍,生生世世顺益世间,因此他才迟了几十亿万年成佛,他都满不在乎。用凡夫的眼光看来,他是太吃亏了,可是事实上,他不但不会吃亏,反而得到了更多的收获。
在道德逐渐沉沦的现今社会中,大家不妨学习弥勒菩萨精神,放大自己的肚量,运用广大的慈心,为佛法为人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