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像。(网络图片)
唐光启年间,石井郑氏一世祖隐石公从河南荥阳迁徙而来,散居于扬予山与石井的海边上,从此这个家族便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族人大多沿海而居,讨海为生。石井郑氏家族传到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时已是十一世,郑芝龙很早就有“无海即无家”的思想,少年时他飘洋过海到澳门投奔在那边做生意的母舅黄程,不久继承了母舅的海外贸易,开始海上创业。他选择了日本的平户作为开拓海上贸易的一个落脚点,后来娶了日本姑娘田川氏为妻,不久又得到了旅居日本的泉州乡亲李旦的扶持,那时李旦已是中日海上贸易的一个重量级人物,结识李旦使郑芝龙开拓海疆的前景豁然开朗,很快就有一支打着“郑氏”旗号的大型武装商船驰骋在东南沿海上。
郑氏集团深谙“据险控厄,通洋裕国”的海国理念。不仅与南洋诸国有海上贸易,还与日本、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保持商贸往来,甚至一度垄断了中国的海外贸易。明末清初泉州的海上私商贸易曾繁荣一时,安海港就是重要的商埠之一,海上商贸的发展为郑氏集团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可以说郑氏海商集团的兴起,得益于大海的恩赐。郑芝龙后来受明朝招抚,因征讨海盗有功,擢升福建都督。
郑成功一出生就烙上了大海的印记。1624年7月,田川氏在日本平户一个僻静的海滩上捡拾文贝,阵痛袭来,未及回家便在海边一块平坦的礁石上生下了郑成功。或许是与大海那段割不断的情缘,郑成功一生离不开大海,大海也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碑文记载:“烈祖延平,隆武赐姓,青云之士也,少博学、娴诗书、擅韬略,辅佐隆武威震遐迩。已而茹苦间关攘荷夷,东宁归焉。是以名闻天下,四海共钦之”。郑成功21岁时,受南明隆武召见,帝见郑成功气宇非凡,甚爱之,遂赐国姓朱,世称“国姓爷”。帝曰:“江山危矣!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郑成功答道:“臣爱国厚恩,义无反顾,愿以一死报陛下。”郑成功是个忠臣,即使在明朝气数将尽之时,他仍然坚守着那个诺言,日后他坚定地与清廷分庭抗礼,成为令后人敬仰的一代孤忠。
郑成功是在海上举起反清复明义旗的。1646年清兵入闽,不久父亲郑芝龙降清,母亲田川氏为保贞节,于安平镇(今安海镇)拔剑破腹自尽。国仇家恨一并袭来,郑成功决意投笔从戎,他在南安丰州孔店焚烧青衣后,便乘着两条船入海开始长达16年的抗清斗争,那时正值隆冬,风高浪大,大海似乎预示了他不平静的未来。郑成功以海为屏障,东自苏浙一带,西至闽粤沿海,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郑成功一隅抗志,扶南明江山于飘摇之时,1658年明永历帝册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
满清历来有“恐海抑商”的情结,因为他们毕竟是骑在马背上打天下的游牧民族。顺治帝厉行“海禁”政策,令沿海地区“无许片帆入海”,康熙帝1679年又在福建沿海施行“迁界”政策,沿海二三十里地带百姓全部迁入内地,以此切断郑军与内地的联系和物资供应。而且焚毁了石井的郑氏大宗祠(即现在的延平郡王祠)及郑氏故园,即便是郑氏祖茔也难逃一劫,这一切目的是想断绝郑氏的香火延承及对大海的企望。
然而,清廷的封锁政策无意中又为郑成功提供了向海发展的广阔空间。因为“海禁”,福建沿海的很多渔民纷纷投奔郑成功,到1661年郑成功已拥有一支兵卒10万余、战船500艘的队伍。当年春天,郑成功由金门料罗湾渡海东征,破鹿耳,下赤嵌,驱逐了霸占台湾达38年的荷兰侵略者,成为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因为“海禁”,收台湾后的郑氏集团更加致力于台湾的垦荒开发,郑成功提出“寓兵于农”的思想,招募泉、漳、惠、潮等沿海失地农民到台湾垦荒,人数达数万人。翻开本宗族谱,从十一世至十四世,族人移居台湾者不计其数,从郑芝龙至郑克塽整整四代人,郑氏集团为垦荒开拓台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郑成功因此被尊称为“开台圣王”。
郑芝龙在是否降清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时,郑成功曾哭谏:“夫虎不可离山,鱼不可脱渊;离山则失其威武,脱渊则登时围杀,告父当三思而行。”意思是说,失去大海将失去一切。郑芝龙不听劝告,结局当然是悲惨的,1661年有人弹劾郑芝龙纵子叛国,乃被削爵下狱,郑氏家族被逐出北京,流放到吉林省一个叫宁古塔的远离大海的地方,就在这年的一个秋风萧杀的黄昏郑芝龙被害。郑成功之孙郑克塽归清后举家迁往北京,后来也被软禁在朝阳门外的一条胡同里;这里曾是当年清廷软禁郑芝龙的地方。
1662年,郑成功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农历五月初八日,郑成功抱病登上点将台,此时他已没有先前那种“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的凌云壮志,面对浩瀚的台湾海峡长叹:“自国家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六年。今日屏迹遐荒,遽捐人世’,忠孝两亏,死不瞑目。天乎!天乎!何使孤臣至于此极也?”以两手抓其面而逝,享年三十有九。一个大海的儿子,一道难渡的海峡,留下后人更多的是遗憾和感慨。
22年后,施琅率兵入台,郑克塽归清受封遵义侯,他奏请朝廷准其将郑成功尸骸从台湾迁葬回乡并建祠祀之,以求“上祖有一椽之棲”。1699年,康熙皇帝为了安抚民心,特敕谕:“朱成功系明室遗臣,非朕之乱臣贼予,敕遣官护送成功及子经两柩归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那年的五月郑成功的灵柩终于在郑克塽的护送下,归葬石井附近复船山的郑氏祖坟乐斋公墓内,奉祀郑成功的专祠也在郑氏宗祠的遗址上修建而成,专祠不事雕饰,简而不陋,后枕鳌山,“大江汇于前,扬山插于后”,仍呈海国大观。祠内的石柱上有一副对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这是康熙帝在郑成功归葬故土时所赐的御笔挽联。这位君临天下的天子对敢与自己争半壁江山的前朝孤臣如此宽容大度,足以体现他的帝王气魂了。就连与之结有宿怨深仇的旧部将施琅将军也曾为丈哭祭郑成功,并奏请清廷礼遇郑氏后人。
延平郡王祠曾几度兴废。古祠前身系石井郑氏宗祠,明朝曾被倭寇所毁,清初“海禁”时遭朝廷焚烧,光绪年间始改称延平郡王祠,国共战争时又毁于炮火,荒废数载后于1987年后重修。是的,在故乡及台湾人民心中,很多人更愿意把郑成功奉祀。如今,在台湾奉祀郑成功的祠庙达200多座,或许这更能表达人们最为朴素的崇敬之情。夕阳下,登上延平郡王祠后的鳌石山上,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碑林、郑成功庙正掩映在茂密的相思林中,而此时黄色的相思花正盛放在秋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