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夏威夷的自然风光。(网络图片)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许多人面对困境时往往着眼于其表象,深陷其中,忘却了事物往往有一体两面。有时看似无路可走,转个念,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身兼激励作家、部落客及企业主等多重身分的曼森(Mark Manson),多年前也曾面临公寓租约到期、银行帐户只剩1,000美元的窘境。从一开始的分手低潮、变卖财产、勉强维持线上生意,在历经5年、横跨55个国家的流浪生活后,获得无数的宝贵经历、友谊与不同语言能力。最难能可贵的是,5个及时的人生领悟,跳脱了当年自我设限的许多观念与条条框框,为自己及他人提供了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向。
人的幸福不分贵贱 尊严却因环境而南辕北辙
心理学研究显示,不论文化、贫富或是政治环境差异,大多时候人都可以迅速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并从中找到乐趣。人的快乐或许都不一样,有钱人也许会因为一台XBox360或是24小时送到家的达美乐比萨而开心,这样的快乐在一群又穷、几乎没衣服可穿、手中尽是破竹竿跟绳子做成的简陋玩具、穿梭在污水坑中玩耍的小孩身上同样找的到。
快乐着实重要,关键在于心,心可以决定一己的快乐,不论身处贫民区、豪宅、海滩、山区或沙漠中。
人性尊严就不见得到处存在。有些地区人们无法获得应有的尊严,有的被鄙视、欺骗、毒打、肢解、压制、镇压。若无暴力、吸毒等健康问题,这些贫困地区的人若有机会活到中年,已经算幸运的了。
旅游令人增广见识,也令人意识到人生不只是寻求欢乐、追求快感。这样的体悟令人成长,随着对社区、人际关系连系、自我表达、诚实等价值观的更加重视,巨大的快乐与成就感也随之在心中油然而生。
环游世界拓宽生活视野 但也因此发现一己所知竟是如此有限
环游世界可增广见闻,提升看事物的广度与高度。看历史长河在不同文化彼此融合、冲撞下,对各国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是种种侵蚀亦或是激发出更美的火花?
有时在家乡认为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对其他国家而言却是如此的独特。有时发现即便人们拥有相同的需求、相同欲望、相同的极端偏见,却可以互为对立、彼此不对盘。有时发现看再多、学再多,似乎只是让自己更深刻了解自我的不足,永远都有更多事物等着自己去探索。不论是地理上、还是情感上,似乎有某种东西、事物或力量在局限着自己,促使自己更加深入探索,直到顿悟自我的归属。环游世界可以不断地拓展一个人的视野,探索中也不断地令人惊觉于自我如此的不足。
所谓一国或一个文化最好的部分往往是一体两面的
每个文化特质都有其优缺点。文化特质越极端,其优缺点也越两极化,往往也同时呈现了一个国家最好及最差的一面。
就像巴西最自豪的“巴西方式”,指的就是巴西人习惯用最简单、最省时的方式做事,省下来的时间精力就用于休闲、沙滩足球赛及巴西传统卡琵利亚鸡尾酒豪饮。巴西人是最会聚会狂欢、最会度假的民族,花太多时间在享乐的结果,是腐败的政府效率及至今仍停滞在1970年代的国家基础建设。
这星球上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乎你的所言所行
日复一日熟悉的生活及人事物往往让人容易为了一点小事就钻牛角尖,甚至误以为全世界都在关注自己,陷入“自己吓自己”的框框里、甚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窘境。
一旦旅居国外,生活恰恰相反,周遭不复熟悉、尽是新鲜,连出糗都可能是家常便饭。在那样的环境下,即便是糗态连连,却反倒让人认清现实:大多时候,不管你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其实别人并不是真的那么关心。
当你还在为自己说错了话、出了糗态而尴尬不已,情绪身陷其中、无法自拔时,你发现地球仍在自转着,所有的人像是若无其事般地仿佛这一切你所在意的糗事从未发生过一样。
既然这星球上的大多数人其实并不那么关心你的所言所行,那自己就该体认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别让“刻意去讨好或取悦他人”绑住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旅行越多越容易忘却原来的自己 这或许是件好事
很多人以“找自己”为旅游的理由。表面听起来似乎颇具深义,实际上不过是让自己有个冠冕堂皇的借口逃离现实中的一切,包括咄咄逼人的老板、唠叨的母亲及一些令人感到压力及厌恶的朋友。
试想一下,当自己回到家中独自一人时,那不就正好是脱离那些扰人外在因素的情境吗?那又何必以“找自己”去旅游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旅游不也是外在因素的其中之一吗?
尽管外在环境可以如此不同,但一个人的自我调适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在古巴海滩悠闲的那个你是一个样子,在芝加哥寒风刺骨的冬天坐在超冷斗室中的你是另一个样子。在东欧旅游的你是一个样子,在多伦多与家人温馨团聚的你又是另一个样子。
讽刺的是,在对环境的高度调适驱使下,外在环境差异越大,所展现的自己越是迥然而异,有时越是容易令人陷入迷惘,搞不清楚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毕竟在频繁的旅游情境下,生活中充斥着许多变动因素,很难去厘清单一变数对自己或对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或许在某一天突然陷入沮丧,到底是因为错过家庭聚会?还是因为搞砸工作?还是因为在不同国度使用不同语言使然?亦或是其实自己早已经年累月沮丧很久只是到现在才浮出台面?一切看起来似乎如此模糊,令人不禁怀疑自我的真实容貌。
频繁的旅游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带来许多怀疑,有了怀疑,为了在人生路上能继续前进,就不得不对事物采开放的态度,抛弃既有的成见,却也因此从中成长与发展。
长久处于对自我的不确定下,最后好像是置身于微妙的长期冥想一般,对于迎面而来的任何事物皆能坦然接受,因为自己真的不知道是否因为某种食物害自己生病了?真的不知道是否仍然喜欢东欧文化?真的不知道自己对于收入不平等现象的真实感受?真的不知道现有职业生涯之路是否为最佳选择?太多对不同人事物真实感受的不确定性似乎让“质疑”本身不再有意义,倒不如卸下防御、敞开心胸,开始倾听。
静静地倾听各种人事物最原始的声音,然后让生活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