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遇到比自己在某方面强的人或事物时,经常会感叹地说:“真是小巫见大巫呀!”(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据《燕下乡脞录》记载: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作者高鹗,曾在清朝嘉庆六年,任顺天府考官。这次乡试的试题为《百川赴巨海》。这道试题的典故,出自晋朝谢康乐之作,意为“江山一统,天下归心”。但考生之中,能理解其意者甚少。
主考官把前十个试卷,送给王文端公审阅。王公走马观花而览,深为秀才们竟不知题目出处、学识浅陋而深感遗憾。但高鹗却不殚辛劳,细细阅卷,从字里行间,搜寻精意,发现定远县书生陈黻的答卷,开门见山,一语破题。于是,极力推荐,陈黻因此得中南元。
为此,高鹗又重审落选者的试卷,发现其中有“略涉正意”者,亦予以补荐。这些秀才,最后也因而中举。
品花深恐太匆匆
这届科举会试收场后,富有伯乐之心的高鹗,感慨万千,赋诗以记。诗云:
品花深恐太匆匆,摘艳寻香午夜中。
二十四番辛苦后,有人墙外怨东风。
高鹗在经历了“二十四番辛苦”之后,仍怕落选考生,埋怨其草率评卷。这样的考官,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当人们遇到比自己在某方面强的人或事物时,经常会感叹地说:“真是小巫见大巫呀!”意思就是说能力相差很大,简直不能相比。
“巫”是旧时装神弄鬼以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小巫”法术小,“大巫”法术大,“小巫”见到“大巫”自然就不能施展他的法术了。词语究竟出自何处,难以考证,但下面的故事却值得一看。
三国时,有两个同乡好友,一个名叫陈琳,在魏国做官;一个名叫张级,在东吴做孙权的谋士。两人皆有文学才华,虽然各事其主,仍友好且经常书信来往,探讨作品。
有一次,张级见了栩榴枕很是喜欢,专门为此作赋。千里之外的陈琳见到了这篇赋后,赞赏不已。在一次请客宴宾时,还特地拿出来让在座的宾客传阅、欣赏,还不断夸耀说:“这篇文章写得多么脱俗清新呀!你们知道吗?这是我的同乡张级写的呀!”
过了不久,张级也收到了陈琳写的《武库赋》和《应机论》,他看了后,不由得击掌叫好,并立即回信给陈琳。信上对陈琳这两篇文辞清新、见解独到的文章大加赞赏,并表示要好好地向他学习。
陈琳见信后感慨极了。他在覆信时谦虚地说:“我生活在北方,消息闭塞,与天下的文人学士交往很少,没见过大世面。这里能写文章的人不多,因此我在这儿容易冒出头,得到大家过分的称赞,这并非我的才学真有那么好,与你们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就好像是小巫遇见大巫,没法施展巫术了。”这便是“小巫见大巫”一语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