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家庭的第三者
任何事物,一旦超越常态,就会产生反效果。“无手机恐惧症”(Nomophobia)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蕴酿衍生。这是对手机成瘾而难以自控的一种症候。手机不在身边,便会感到恐惧、焦虑,不安。
手机,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智能手机功能强大,是把通讯、社交、资讯与娱乐一炉共冶的轻便电脑;不少人对手机的依附,已到了难舍难离的地步。
以下几个家庭状况,就是显现出对手机的依附,已到了难舍难离的地步。
自从出现了手机这个“第三者”之后,子芳的家便不再一样了!一家人已很久没有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日前趁儿子暑假回家,子芳特别弄了他最喜爱吃的菜,又炖了一窝汤,好替经常熬夜的丈夫进补一下,可是,围坐的饭桌上却出奇地安静──子芳看看丈夫,正不停拨弄着手机,回短讯、看电邮;再看看儿子,也是一面吃饭,一面盯着手机下载的短片,自个儿在笑。看着这两个低头族,子芳越看越气,最后干脆也把手机拿出来,给父子俩传送一个短讯:“饭菜都凉了,可否暂时放下你们的手机,先把饭吃完好吗?”
手机如影随形
为了方便联络,明辉在女儿子青开始念中学时,便送她一部手机;没想到,女儿跟手机渐渐变成连体婴,时刻形影不离,不管上课、在家、在车上、在床上,甚至上洗手间都不能分割。以前,子青放学回家,总会和爸妈聊聊学校的趣事、或吐吐苦水,哪个男同学对她有意思,哪个老师不公平……可是现在,一回来就只会忙着跟朋友发短讯、传照片,就是连说“晚安”,也是在房间以手机短讯传来,教明辉后悔不已!
超额电话账单
收到加拿大电讯公司的账单,需付款额竟比平日超出$50,这已是继上个月之后,第二次的超额事件。晚饭后,志超召开了家庭会议。他拿出账单,严肃地说:“这是呈堂证供,请大家传阅。”15岁的儿子和13岁的女儿已知不妙,只得默默听候发落。志超继续说:“鉴于电话费超额事件,已连续两个月发生,实在不容忽视,经与母亲商议后,有以下方案:一、下月开始,超额费用必须由当事人负责支付。二、每超额$1,将停止使用手机一天,如果情况没有改善,你们仍不自律的话,行动将会升级,就是没收手机……”
手机令人上瘾
单亲爸爸永明,跟10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宠爱有加。每日下班后,为了不让孩子到处乱跑,于是任由他用手机看视频、玩游戏,好让自己可以专心预备晚餐、做家务。没多久,永明发现孩子有事没事也嚷着要手机,对其他东西完全提不起兴趣;不给他手机的话,早上不会起床,甚至大哭大闹,直至一机在手,人才会安静下来。手机竟成了孩子的镇定剂,而且“机瘾”日深,真是始料不及啊!
不需手机相伴
黄静的侄女来多伦多留学,考虑过实际的情形、权衡利弊之后,决定不给她配备手机。一是因为她在家居住,出入管接管送;二是她的主要活动,都是在校内;叁是家里、学校都有电话,若真有要事也可以联系。所以并不需要手机。就这样,在她读书几年间,一直没有手机,问题不大,似乎学习更专心。
看到五岁大的儿子很喜欢在吃东西的时候看书,叁岁的女儿则在吃东西的时候把玩具放在旁边,不时把弄,张允不明白为何他们会这样。
那天,晚餐时间到了,一家人等着开餐。张允由于要留在书房先处理一些事务,所以最后一个才坐下来。他一坐下,儿子立刻递上手机:“爸爸,你的手机。”女儿接着说:“爸爸要和手机一起吃饭的。”他向来自认为是个以身作则的父亲,非常注重在言语、处事上作孩子的好榜样,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因为工作上常常要通过手机即时处理问题,以致儿女不自觉地模仿了父亲的行为。张允立刻自我警惕,不再在吃饭时处理公务,也要求孩子们专心吃饭。不到一个星期,孩子们自动自觉地把这个陋习戒掉了。
如何善用手机,现代人重要课程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是需要长时间的相处和全情投入的沟通,现代人惯用短讯和WhatsApp,讯息传递虽然又快、又多、又有效率,但短句不足以表达真实的情感,纵有预设的表情符号(emoji)代劳,也不过是工具。事实上,这些预设的短句和符号是另一种束缚,对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不大。短句削减我们对书写的兴趣,符号妨碍表达能力和创意能力的发挥,结果,限制了我们与人相处的真诚和真实。
婴儿潮之后,婴儿出生率低、家庭成员少,孩子与人交往和沟通机会更少,移民的情况更甚,人脉圈子小,影响到孩子建立人际关系的信心,因此,培育孩子的沟通能力至为重要。
手机的出现,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手机可以广交结友,事实是朋友未必要多,但要真诚和深入,交朋友在乎交往和交心,不只在于交换近况。青少年要有真正和固定的朋辈群体,参与群体和队制(如球队、乐队、教会团契等)的帮助很大。
手机不单深入我们的生活之中,还改写了我们的情感发展。曾经有一个年轻人问我:“同情心是甚么一回事?我每天在手机上阅读天灾和贫穷的故事,甚至附有图片,可能太多和太真实,我变得麻木,天天都这么多灾难,同情又有何用?我现在变得对任何事情也不会感动。”一机在手资讯无忧,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缓慢,培育需时,没有速成这回事。少年人的情感发展,未能跟着手机的速度而同步成长,未有足够成熟程度面对过多的真相;相信连成年人也未必招架得来,青少年又如何抵挡得住呢!
手机的出现,确实带给我们很多的欢乐和方便,透过小众传递,即时享受与朋友分享和沟通的乐趣,而且对在学和在职人士提供极具效率的资料;但是与此同时,与你有关和无关,甚至不应该有关的事情,都传送到你的手机上。因此,使用者要有相当的成熟程度和自制能力,才能应付随之而来的种种选择,如消费购物、交友、个人政治及言论取向等等。这解释了为何父母要对青少使用手机,作出监管的塬因之一,是担心孩子未有足够的成熟程度,整理排山倒海的资讯,以致作出错误的选择,后果可大可小。然而,各种禁止或管制的措施,都没有解决问题的核心。问题核心是世界可效法的事情实在太多,但不都有益处。我们可善用手机的特性,传递更多人间美善和爱的故事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