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5年08月01日讯】(看中国记者端木珊综合报导)周五(31日)在吉隆坡举行的国奥会投票中,北京以44:40的微弱优势胜出,夺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北京也成为了首个先后主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但BBC报道指出,与7年前,中国首次举办夏奥会时相比,支持的声音明显减少,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办奥运是劳民伤财的事。那么,冬奥会申办成功,对于北京来说意味着什么,又将面临什么呢?
缺水北京办冬奥 环境危害遭质疑
对于极为缺水的北京来说,人工造雪面临的将不止是技术挑战,而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中国奥委会主席、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31日参加2022冬奥会候选城市陈述时,就人工造雪问题解释说:冬奥会期间,北京人工造雪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但《纽约时报》指出,有专家质疑,申奥计划提出的造雪措施会影响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
今年4月,《纽约时报》以<缺水北京办冬奥,环境危害受质疑>为题,对此进行深度报道。
报道指北京计划举行冬奥会的地方,每年的降水量只有400毫米左右,属于半干旱地区。其中有2/3的降水出现在夏季,而12月和1月期间,往往一篇荒芜。
为防止冬奥会缺雪,当局加紧对紧临张家口崇礼雪场的云州水库施工,期望冬奥会期间,从这里调水。但《纽约时报》引用云州水库附近的农民程林的话说,“农业耕作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气候变化,降水量在不断减少。”他说,把水从地下抽上来也变得更加困难。
在北京冬奥申委的规划中,延庆国家公园内的小海坨峰将修建临时场地设施,用作雪车、雪橇大项和滑雪大项中的高山滑雪比赛场地。然而,那里属于一处自然保护区。有研究表明,滑雪道对植物的侵蚀和破坏会对表层土和地表以下的植物造成永久性破坏。人造雪更会导致该问题恶化,因为人造雪容易在地面形成一个冰盖,霉菌会在其下方滋生。
早在2011年,水文学家胡勘平就曾在报告中,北京兴建滑雪场,对水资源的浪费问题,报告说当时在北京开设的11座滑雪场平均每年耗水大约380万立方米,足以供4.2万人使用。
据悉,此次冬奥会,北京将斥巨资举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官方确认,为2022年冬奥会编制的预算规模为15.6亿美元,政府补贴占6%;非组委会预算场馆资本投资总额15.1亿美元。
冬奥会申办成功 人权问题引担忧
事实上,最初与北京竞争的城市不止是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还有4个欧洲国家竞逐2022年冬奥会,但后来都因为担心举办冬奥会的成本太高而中途退出。
英媒BBC对此评论说,“在中国现有政治体制下,政府要花钱也不会像其他国家政府那样,面对各种的反对压力。”
旅居瑞典的中国网通观察人士黎原野此前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曾表示:“民主国家想做什么事情,尤其像奥运那样的大型公共活动,最重要的是生活在申办城市的人来决定。申办不申办,大家说了算。中国相比则是领导人或者一部分人认为行就可以了。”
之所以在中国,这些决定都由“领导人”拍板,似乎与中国的人权与自由问题密不可分。
《纽约时报》引述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全球倡导总监胡丹(Minky Worden)评论说,中国目前的人权状况可以最贴切地描述为,“自1989年以来最严厉的全盘打压局面。”
BBC报道指出,在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时,中国方面曾经承诺将推动中国的民主发展。但7年过去了,许多观察家都指出,中国在限制言论自由、开放网络以及尊重不同声音方面都比以前更差了。
这次,中国在申办北京冬奥会时再次就人权问题作出承诺。但总部设在美国的组织人权观察全球项目主任沃登认为,“根据人权观察过去的调研,我们可以看到,要是把像奥运会一样的超大型体育活动交给中国或者是俄罗斯,这些政府就会尽其所能说服大家以取得主办权,但之后就会违反规矩。”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