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5年05月08日讯】一九八九“六‧四事件”之后,每年都有与“六‧四”相关的书籍出版,作者涵盖有六四学生领袖、著名作家、学者、北京和香港的记者,及港人和北美华人等。题材多样化:有六四事件的全记录;六四血案的亲历见证;天安门清场内幕披露;六四事件的研究和反思;以及六四流亡者的现状报导等……角度各自不同。按类别分:有参与者亲历者的见证与回忆;有关清场和戒严部队的书、有关六四史料的披露;有香港和北京记者的采访回忆;有理论探讨和诗歌文艺创作。
《六四之殇》,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全景式亲历六四的自传体小说,由当时“北京大学教师后援团”创建者、“北京大学教师头号清查对象”袁红冰,以第三人叙事观点,从如今已一去不复返的北京大学校园内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围展开,向读者回顾那场波澜壮阔的民主运动的发起、发展,直至被中共当局血腥镇压的全部过程。带领读者了解“六四事件”之前北大及各大学乃至社会的氛围;看清“六四事件”中更深邃的背景与历史意义;以及中共“血洗北京”之后,在当局的红色恐怖之下,北京知识分子的一系列反抗运动又是如何展开……
《“六四”之殇》袁红冰著,本周出版上市。敬请期待。
亚太政治哲学文化出版社
二〇一五年五月七日
袁红冰新书《六四之殇》出版说明
二〇一〇年一月,中国流亡作家袁红冰受邀到美国南加州佩伯代因大学(Pepperdine University)的公共政策学院(School of Public Policy)演讲。美国著名政治评论家、作家布鲁斯。‧贺森松(Bruce Herschensohn)教授(注1)为袁红冰的演讲作引言。贺森松教授向听众介绍道:
“……袁红冰教授是我所知道的中国最为才华横溢的专家之一。
“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在大约二十年前。天安门大屠杀之后不久,在香港,我与一群刚逃离北京的学生见面,交谈了几个小时。当时天安门事件刚过几个月,学生们对未来茫然无措,他们向我提起袁红冰,这位北京大学的教授,他们的老师,如何发起教师后援团支持学生运动。
“学生们感到很内疚,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像袁红冰教授支持他们那样,去支持他(注2)。有一位女学生,因为内疚,难过地哭了。
“然后是在克林顿当政时期。在此期间,袁红冰教授被中共监禁。就我所知,在这段时期,克林顿总统利用他每次参加国际会议能见到中共领导人——当时是邓小平的机会,提及袁教授的人权案例。美国国务院一九九四年的《人权报告》中关于中国的部分,袁教授的名字赫然在列。
“再一次,是一群藏人,他们告诉我,袁红冰写了一本关于中共治下西藏苦难的书(注3)。藏人很感动,因为袁教授本人并不是藏人。
“再下一次,是在台湾,当时总统大选(注4)刚过。一位友人向我提到袁红冰教授。
“……他説:这个人,他对中国的意义,就是亚历山大‧索忍尼辛对苏联的意义(注5)。我也确信如此……”
相关现场演讲影音请参见网址连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jKNX1unhM
袁红冰,因其出类拔萃的才华,享“北大才子”、“北京大学精神导师”之誉;原北京大学法律系诉讼法教研室负责人,北京大学优秀教师,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中“北大教师后援团”创建者,是六四事件之后“北京大学教师头号清查对象”,也是中共血洗北京之后,北京知识分子在红色恐怖之下一系列反抗运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对他而言,六四是一段怎样惊心动魄的历史……
本书原为袁红冰自传体小说《文殇》的一部分,以当代中共知识分子的角度,从如今已一去不复返的北京大学校园内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围展开,向读者回顾那场波澜壮阔的民主运动的发起、发展,直至被中共当局血腥镇压的全部过程。
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由教授所写的全景式六四回忆录,袁红冰锐利、深刻的笔触,将带领读者看清“六四事件”更深邃的背景与历史意义,使读者更加理解中共专制独裁的反人性本质。
本书不仅是六四之殇,更是中国自由运动的悲怆长歌。
从本书中,您可以读到:
如今已一去不复返的北京大学校园内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在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前是什么样的?
胡耀邦去世后,北京大学三角地的第一张署真名的大字报是谁张贴的?
六四事件之后中共政府定调为“高校唯一的教师非法组织”的“北京大学教师后援团”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绝食期间,北大青年教师联系军队政变,为什么失败了?
六月四日天安门广场清场世人皆知,而六月三日入夜到四日凌晨,中共军队血洗北京的惨况,到底如何?随着二〇一五年陆续解密的加拿大外交档案,成为书中袁红冰当日亲身经历的佐证。
六四事件之后,袁红冰做为“北京大学教师头号清查对象”,如何面对当局的审问?如何嘲弄审问者?为何没有马上被收押?
被停课审查之前,袁红冰在北京大学的“最后一堂课”上,对学生们讲了什么?
中共血洗北京之后,在当局的红色恐怖之下,北京知识分子的一系列反抗运动又是如何展开的?
亚太政治哲学文化出版公司郑重推荐
注1:布鲁斯。贺森松,Bruce Herschensohn(一九三二年~),美国著名政治评论家、作家、Pepperdine University的School of Public Policy高级研究员,曾任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特聘专家。
注2:一九八九年震惊世界的天安门大屠杀之后,部分参与六四运动的北京高校学生,经由香港逃离中国。袁红冰当时并未离开中国。直至二〇〇四年,获政治庇护,方携四部秘密创作包含本书在内的书稿,流亡澳大利亚。
注3:此处应指袁红冰关于藏人苦难的文学著作《金色的圣山》。
注4:此处指二〇〇八年台湾总统大选。
注5:此处原文为:This man, he is to China was Aleksandr Solzhenitsyn was to Soviet U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