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现今对孩子的教育认为一切要用爱的考量为出发点,凡事鼓励、事事尊重孩子,没有打骂处罚、孩子的教养环境里只有鼓舞与快乐!
承上述,我觉得,我非常认同孩子在爱的环境下成长,一切用爱的考量为出发点。但是,不能打骂、不能处罚、不能约束孩子!一切的约束要改为引导,仿佛只要脱离了上面说的,就不是爱的教育。
但是,我认为真正的爱,应该是努力教养孩子成为一个明事理的人,而且是从小就开始!很多父母会认为,他还小,他是孩子、是北鼻,他不懂的,不用说太多。不,我从不认为!我也不觉得孩子不懂!再怎么不懂,或许语言上的逻辑不懂,可是看着父母认真严肃的神情,没有一个孩子不会懂!孩子都是很聪明的,每个孩子都一样!
2岁后的孩子,开始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都是以自我为出发点。这是人生成长过程,父母可以轻松去面对此事,但不是坐视不管,又或者认为此为过渡期,等孩子大了,他自然会懂。
我们常常看到有孩子口无遮拦没礼貌,孩子若从不知晓自己如此的行为举止是错误的,这样的习惯一直下去,长大后,他又能如何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是不对?恐怕也是成长过程中经过他人一再的用各种方式提醒,孩子在一头雾水的情况下受伤后,才知道自己错了。
当儿子正式进入2岁之后,我不否认,做父母的我们真的是多花上一倍的心力在照顾他。我这里说的照顾,不只是吃饱穿暖而已,更多的时间,我跟先生都在建立孩子的正确行为和观念,然后不断的试图解决孩子的错误方向。看似一件普通的事情,犹如吃饭喝水般,孩子却总是爱说我不要,甚至,一天可以说上几十次的我不要!说了我不要还不打紧,孩子还会强烈的用行为动作来表态这3个字。可能是在地上打滚,可能是强烈暴哭,也可能是乱摔玩具来表示:我-不-要!
刚开始,我总是苦口婆心,在他用错误的行为表达之后,我仍旧是觉得孩子嘛!说说他后,孩子有改善就好,我相信孩子总有一天会改变!我说的内容不外乎都是:你要乖乖吃饭才会长高高啊!你要乖乖洗澡才会香香啊!你要多喝水水才会嗯嗯啊!
内容,很少有反向思考,几乎都是正向引导。渐渐的,我发现,若是没有在行为上做规范、做约束,孩子又该如何知道他的行为带来的后果跟影响是什么?总是一再的说道理,引述别人的感受,对孩子不痛不痒,长高是什么?香香是什么?反正对他而言无所谓,因为他不能理解,因此不在心里留下痕迹,说过便忘,效果当然不彰。
跟先生商量后,我决定,跟J一起改变教养策略。不再只是好说歹说,而是同时加上行为规范!必要时,小惩大戒是会有的。不再只是正面引导,同时加入反向的后思动作。例如:当孩子说我不要吃饭的同时,我除了告诉孩子,不吃饭会肚子饿之外,原有的饭后点心也会一并的没收。当孩子强烈的表达我不要收绘本的同时,我除了告诉孩子这样会造成脏乱之外,因为没有收好绘本的这个错误行为,所以绘本会被妈妈没收好几天不能读。
当孩子说我不要洗澡的同时,除了告知孩子不洗澡会脏脏臭臭之外,我还会告诉他,因为他没有洗澡臭臭,所以晚上妈妈不想跟他一起睡,因为没有人想要跟臭臭睡觉。
我提供选择给孩子,这是选择,然后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用说,孩子一开始绝对是挑战父母的规范!于是,他开始发现,不吃饭,也不会有点心!直到下一餐为止,中间只能喝水。他发现,不收绘本,所以绘本都被妈妈收起来,放在房间的高台上,想看也不能看,哭闹也没用,因为妈妈有言在先,没收好就是没收。他发现,不洗澡,全身脏兮兮,臭臭又黏黏,妈妈不让他上去床上睡,他只能睡妈妈房间的地垫(如果没有洗澡是不能上床的,就算是我、是外子、是孩子都一样,这是我一向以来的规矩)。
儿子一开始,一次、两次、三次,他会大哭大闹试图逼父母就范,我跟外子就像是铁了心般,决心不予理会,然后会一再告诉孩子,妈妈说好的规范,如果不遵守,就是如此。结果,孩子可以连续哭闹一小时,甚至是以上,闹到我们不动怒都难。父母不是圣人,不可能没有情绪。因为孩子的哭闹不休,我一定会请他去角落罚站、冷静,暂时离开妈妈的小圈圈,用意是,他冷静,我们也需要缓和!当彼此都缓和了情绪,我一定会让孩子用嘴巴说出自己犯的错误,然后跟爸妈道歉。例如:我下次要赶快洗澡,妈妈对不起!用词汇清楚的说出自己的问题之后,下次会更记得,自己曾经犯过的错。
再来我会抱着他,擦干孩子的泪水,告诉孩子妈妈罚他的原因,以及因为他的不配合造成我们什么样的困扰,再带着孩子赶紧去洗澡,乖乖上床跟妈妈一起睡(刚开始孩子给予我的挑战,我会视情况让孩子有机会去弥补)。
吃饭这件事情,孩子对我的挑战大约是3次。可能是不吃饭,可能是挑食。但是,换来的后果是,餐与餐之间不会有点心只有水可以喝,既然他不吃,我会在他面前直接把饭收掉。3次之后,孩子每每尝到饿肚子的后果,不敢挑食也不敢再说我不要吃饭!(当然我也会视情况而定,如果孩子是因为身体不适导致胃口不佳,我也不会胡乱要孩子乖乖就范,天底下没有一种规则是死的,要因时因地制宜才对)。
如此坚定的决心,在过了一年之后,3岁的儿子像是突然开窍般,变身为守规矩、懂规则的孩子。原本是不顺心就哭闹的小霸王,变成1周只会哭闹一次甚而2周一次,越来越少……(当然可能跟孩子上了幼儿园也有关系)。孩子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一切不会手足无措。
所以,孩子心绪安定有安全感,快乐开心的时间,比以往更多。孩子懂得大哭大闹不是好方法,不跟着配合规范就是要自我学着负责后果。到底要成为一个不让人喜欢的人?还是要成为守则的好孩子?我认为,这是父母有必要清楚让孩子知道每件事情后果的义务。
但是,这不是威胁。不洗澡会臭臭,身体会不舒服,同学会不喜欢你,这是必然的结果,不是威胁!这是提供孩子做出适当的抉择!这样的责任对父母而言,是责无旁贷的。毕竟,没有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被人喜欢(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要孩子迎合著所有人,做到处处惹人爱,世上也没有人是人人爱的)。
我想我更注重孩子的反向思考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应该先思考后果,然后来决定做出选择(当然,有很多人认为这出发点打的是安全牌,似乎也就缺乏挑战与冒险犯难的精神,凡事皆有利弊)。
有了规范、有了制度,孩子充分知道,现在的他如果做什么事情,会得到什么后果自己愿不愿意为这样的后果负责?我认为,这是我希望孩子走的方向,起码,他要能对自己人生负责!同时也做一个负责的人。
责任,应该是要从小就培养,不是长大后才学习。孩子慢慢成长,我也从约束、制约、规范中,让孩子学着体恤。在孩子乖乖收完绘本之后,我会说:真感谢你这位小帮手,让妈妈辛苦上班一天之后,可以轻松一下!在孩子吃完饭后,我会要求孩子把吃完的饭碗放入水槽,然后我会说:谢谢你这么乖,自动把碗放入水槽,等一下妈妈洗碗就会很方便,不用再去收。
孩子每每得到赞赏之后,也会由衷的记住,体恤妈妈(大人、老师)的辛劳。因为有他的帮忙,可以让妈妈多点轻松,少点辛苦。几次之后,孩子学会付出与体会,看到妈妈洗衣服时,会说,妈妈我可以来帮你吗?妈妈你好辛苦唷!(不懂得付出的孩子,也不会懂什么叫做感恩)。
我是部分时间由孩子选可以选择的选择!好比:目前有个游戏时间的空档,我会询问孩子想做什么?所以孩子可以选择要去画画、玩拼图、找爷爷奶奶玩玩具。
我会让孩子选择,这些是他可以自由选择的,我不会说不,然后是承诺!孩子可以自行做出承诺,但是承诺后就要做到。我很注重所有人给予的承诺,当然我更要培养孩子对承诺的注重。
君子重然诺,说到就要做到!所以,只要孩子做了抉择:好比我拼完拼图就去洗澡,那么,我就一定会要孩子做到这个承诺,因为承诺不是说说而已。我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信任他的承诺、也给孩子相对可以选择的自由空间,却不是全部可以自由决定,也不是承诺了可以不算数。
教育孩子负责任要从小就开始,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大人讲的话而无法教,你可以用语言加上行动,加上你的面部表情,孩子一定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