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最高智囊机构称中国经济风险加大进入触底期。(图片来源:网络)
【看中国2015年03月22日讯】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因起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383”改革方案而闻名,被称为中共政府的最高智囊机构。中国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任刘世锦3月21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转型已经进入下半场,将在今年到明年进入触底期,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艰巨的困难和挑战。
刘世锦称,中国在2015年的GDP有可能实现7%的增长速度,但是这要通过非常大的努力。而2015年之后,GDP增速将放缓至7%以下,未来十年的平均增速大概在6.2%左右。
刘世锦表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测算,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到14%。目前,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在继续下滑,预计今年将降到8%左右。
以下为演讲实录精要:
刘世锦: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我想以全面持续的提高要素生产率为题谈一点想法。
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所面临的问题、矛盾和挑战必然多于其它时期。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经济体正是在这个时期出了大的问题,甚至陷入危机。
中国经济增长去年10月份以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经济的转型开始进入了下半场,短期内经济过快下滑的风险加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可能超过以往。今年和明年我们认为很可能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一个触底期。
具体的说,就是在避免增速快落的同时,实现平稳触底,我们感觉需要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高投资触底。以往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主要依托于高投资,而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可以解释85%左右的总投资的变动,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这两个靴子已经相继落地,房地产投资也开始回落。
第二个条件就是严重过剩行业的退出和重组大体完成。标志是低效企业关闭重组,产业集中度提高,严重过剩行业的价格主要是PPI指标开始回升,相关企业逐步达到正常的盈利水平。
第三个条件就是新的增长动力可以填补投资减速和过剩行业调整留下的空间而有余。主要包括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创新。
最近中国有一个问题讨论比较多,就是通缩的问题,中国现在出现的这种价格的低迷,我们感到与成熟经济体的通缩相比成因大不相同,那么这种通缩主要不是因为流动性不足,而是由过去30多年,特别是过去10多年重工业高速增长所导致的严重产能过剩所引起的。
第二是要打破刚性兑付,以局部风险的释放守住全局性、系统性的底线;第三是基础产业领域要切实“放大”,放大是打引号的,就是要放开准入,引入行业外大的投资者。
第四加快城乡之间土地等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真正把最广大农民的利益界定好、保护好、发展好;第五要由强政府转变为小政府。在改变乱作为的同时也要纠正不作为,还要在新常态下会作为。
第六是绿色发展可操作。比如测算生态资本使之成为社会总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绿色发展的收益可度量、可货币化、可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