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5年03月02日讯】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外汇储备也不断充盈起来,中国外汇储备在2014年夏天一度向四万亿美元逼近。2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843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7亿美元。
不少人认为巨额的外汇储备看起来是件好事,可以用其来保护本币,现在很多国家也是这么做来保护本国货币的汇率。但其实,外汇储备越庞大则对本币的侵蚀越大。
这从人民币汇率就可以看出一二,中国外汇储备自从2006年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一,近几年更是成几何式地疯狂增长,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两年却呈现下行态势。27日,人民币即期汇率开盘走低,较中间价折价幅度最高达1.98%,再度逼近“跌停”。创2012年10月以来新低。
俄央行26日发布公告说,自2月13日至2月20日,俄罗斯国际储备由3747亿美元降至3646亿美元。俄罗斯国际储备已连续6周下降,降至2007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
俄罗斯国际储备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等。俄罗斯国际储备由俄政府和央行共同支配,主要用于应对经济风险。去年年初俄罗斯国际储备为5095.95亿美元。由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和国际油价下跌,俄罗斯经济运行出现困难,国际储备不断减少。
2013年底,俄罗斯外汇储备4696亿美元,从外汇储备对本国M2的覆盖度来说,远远高于中国在2015年初的水平,俄罗斯2014年的外贸也是顺差,2014年全年,俄罗斯外贸顺差是2109亿美元,2014年上半年是1130亿美元,可是说,外贸数据非常靓丽,可是阻挡不住卢布危机的发生。
去年,为保护卢布汇率,俄罗斯多次大量抛售外汇储备,也没有挽回卢布危机的局面。
知名财经学者如松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同样能找出类似的例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1945年初,外汇储备达到8亿多美元,按当时的黑市汇率,流通的法币仅仅折合2亿美元左右,庞大的外汇储备并没有挽救法币的命运。
如松指出,其实外汇储备越庞大,本币的价值越难以信任,外汇储备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从种种迹象来看,对于非自由兑换的货币,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无法保证本币币值的稳定。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误区也表示,出口不是越多越好,出口进口应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不是越多越好,高外汇储备会使货币流通量不健康增大。
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一个国家不断积累外汇储备,不断追求外贸顺差正表明了本币没有自己的信用之锚。
货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信用,货币交换是信用记录的清算,而且通货仅仅是基础信用关系的表征。如果一个货币失去信用,则跟一张纸没什么区别。
如果的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非常强大,一个货币有足够的信用——货币严格按照信用的需求来发行,那么在货币自由兑换自由市场则会立于不败之地。货币自由兑换(Currency Convertibility)是指在一个统一的或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一个国家或货币区的居民不受官方的限制,按照市场汇率自由地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兑换,用于对外支付或作为资产来持有,包括货币完全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
但有些国家不准许本币自由兑换,如松说,有些国家通过汇率手段、财政手段、政策手段(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可以形成外贸顺差积累外汇储备,恰恰是本币信用不坚固的表现。这就是说,刻意追求贸易顺差积累外汇储备,代表自身货币的信用比较低,需要借助外汇储备来保护自己的汇率;
不准许自由兑换货币、用财政手段积累贸易顺差形成外汇储备,就会形成自身财政的不可持续,财政不可持续,就会不断放大对本币汇率的压力,当资本开始出走的时候,就会带来本币的危机。
如松表示,全球化已经进行了三十个年头,在很多国家都形成了事实上的本币、美元双货币本位制(这是美国人推动经济全球化最期待的结果),资本出走、本币持有人信 心动摇,就会选择外汇,对本国经济和财政形成巨大的压力,在财政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之下,本国央行只能加速释放本币,对汇率形成进一步的压力。
一个国家的汇率取决于自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财政的健康可持续性(实际就是制度的先进性)和货币发行机制,和外汇储备真的没多少关系。
另外,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无论多庞大,正常情况下也不如本币的数量庞大,何况本币基于经济和财政的要求,还需要释放甚至加速释放本币,这就造成一个事实,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难以保护本币的汇率。
同时,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所以,这就形成一个奇怪的现象,外汇储备不但成不了本币的“保护神”,而恰恰外汇储备变成了本币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