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博士、纽约大学教授鲁里埃尔•卢比尼(看中国配图)
【看中国2014年12月04日讯】鲁里埃尔·卢比尼(英语:Nouriel Roubini,1959年3月29日-),美国凯因斯派经济学家及纽约大学的教授,专栏作家,因为对经济持悲观论,人称“末日博士”之一。他近日撰文,指出日本扩大量化宽松规模等同于打响了新一场货币战争,而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局面,病根还是在于全球各发达国家错误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选择。以下是他的文章:
日本不久前增大量化宽松政策规模的决定其实是释放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新一轮的货币战争或许已经在进行当中了。日本央行削弱日元的做法其实是以邻为壑,必然会引起亚洲乃至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相应政策反弹。
中国、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的央行都一样,大家都担心相对于日本的竞争力受到损害,他们要么已经在实行自己的宽松政策,要么也打算实行了。欧洲央行,以及瑞士、瑞典和挪威等几个欧洲国家的央行都可能会采用量化宽松措施,或者是其他非传统的政策来确保自己的货币不至于升值。
所有这一切都会使得美元强势愈发巩固。现在,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在提升,联储已经发出信号,表示将在明年某一时刻加息。可是,如果全球增长依然保持疲软态势,美元过分强势,那么,哪怕联储确信应该加息,他们也会更晚和更迟缓地行事,以避免美元升值过头。
近期这一轮货币骚动的源头是非常清楚的:由于之前无论是私营还是公共部门都债台高筑,大家现在都在致力于去杠杆化,于是,要推动增长和需求,货币政策便成为了唯一的工具。在财政政策面,去杠杆化已经对经济增长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消极影响。减少公共支出削弱了总需求,而转移的减少和更高的税负则削弱了可任意支配所得,进而削弱了私营部门的消费。
在欧元区,流向外围国家的资本突然断流,财政紧缩在德国强烈要求下被欧盟、国际货币基金和欧洲央行强制推行,客观上成为了增长的巨大障碍。在日本,显然是过分的消费税直接扼杀了今年所取得的复苏进展。在美国,预算赤字自动扣除和其他税务及支出相关政策造成了2012年至2014年巨大的财政拖累。在英国,自作自受的财政集成直到今天还在拖累增长。
全球层面看来,债务和债权经济体之间的不对称调整使得衰退和通缩矛盾更加尖锐。曾经过度支出、储蓄不足、经常账赤字可观的国家都在市场的巨大压力之下被迫减少了支出和增加了储蓄。由此,外贸赤字的缩小也是不难想见的结果。可是与此同时,那些过度储蓄、支出不足的国家并没有相应地减少储蓄和增加支出,他们的经常账盈余还在持续膨胀,恶化了全球需求的局面,进而恶化了增长前景。
财政紧缩与不对称调整已经直接影响到了经济表现,于是货币政策只能独立承担起重担,通过削弱本国货币,增加出口来支持步履蹒跚的增长。可是,由此而爆发的货币战争某种程度上说来就是零和游戏:如果一种货币贬值,另外一种货币必然升值,如果一个国家的外贸情况改善了,另外一个国家必然恶化。
当然,货币宽松不能说是纯粹的零和游戏。宽松可以通过提升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来推动增长,可以降低私营和公共部门的借贷成本,可以限制当下和预期通货膨胀下滑的风险。考虑到财政政策拖后腿和私营部门去杠杆化的大背景,近些年来,如果没有货币的充分宽松,我们就会陷入双底甚至三底的衰退——比如欧元区就是例子。
可是整体而言,我们的政策配方实在是无法令人满意,太多的前期财政紧缩,太多的非传统货币政策(伴随时间推移,这些政策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效力)。如果发达国家想要切实改善自己的经济情况,更加合理的选择应该是短期内削弱财政紧缩的力度,更多投资于生产性基础设施,将财政调整推后到中长期——同时,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不要那么激进。
你可以将牛牵到河水边,但牛不喝水强按头是没有意义的。在一个私营部门总需求呈现疲软态势,非传统货币政策最终变成了“推绳子”的世界上,我们只能选择放慢财政调整脚步,更多进行基础设施投资。
这些支出最终将提供的回报肯定会高过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目前的低利率,而且客观说,基础设施需求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存在的(或许中国是唯一的例外,他们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过火了)。再有,公共部门的投资会同时在需求和供应两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它不但可以直接推高总需求,也可以通过增加推动生产率前进的资本来使得产出潜能得到扩张。
遗憾的是,政府的政治经济考虑最终造就了我们目前看到的不理想的结果。财政紧缩当中,第一个受到削减的就是生产性公共投资,因为政府更愿意保护当前的——往往也是效力最不充分的——公共部门就业支出,而将任务交给私营部门。结果就是,从大多数发达国家着眼,我们不得不承认全球复苏依然是贫血的(美国和英国一定程度上例外),而且哪怕是那些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过去两年当中也大大放缓了。
如前所述,真正正确的政策选择应该是短期内减轻财政紧缩力度,更多进行公共投资支出,而较少依赖货币宽松,可是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实际做法恰好相反。因此,全球增长令人失望的局面也就没有什么好惊奇的了。从这个角度说来,我们都是日本人,谁也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