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洲书院
松洲书院,位于福建漳州芗城浦南镇的松洲村,创立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为“开漳圣王”陈元光之子所创立,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被称为“八闽第一书院”。据史料记载,松洲书院可谓中国最早的书院。
松洲书院与松洲威惠庙在建筑上合为一体,形成 “前庙后校”,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后来松洲书院历经各朝重修,一直保持这种“庙堂兼书院”的特点。
陈珦与松洲书院
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漳州创置设州,首任刺史为“开漳圣王”陈元光。陈元光认为要治理漳州这片土地,“其本则在创州县,其要则在兴庠序”,建州伊始,他就在职官中设专司教育的“文学”官员,并倡导兴办书院。
陈珦是陈元光将军的儿子,唐高宗李治调露二年(公元680)诞生,从小聪慧过人,少时沉静寡言,不善交往,受学于别驾许天正,经书过目不忘,尤善词赋。陈元光曾爱抚地说:“儿非戈戟士,乃台院秀儒也。”果然,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陈珦16岁,举明经(相当于后世之举人)授职翰林承旨直学士。当时武后称制,朝廷昏乱,他郁郁寡欢地任职十二年,终于忍无可忍,借口双亲年迈,上疏乞归养。回到漳州后,景龙二年(公元708年)龙溪县令席宏隆礼聘请他主持乡校,开创书院于松洲,“与士民话说典故,子弟多有向方。”这是中国第一所官办的书院。
《龙溪县志》有载:“松洲书院,在二十三、四都,唐陈珦与士民讲学处”(漳州郡城外农村基层建制先以乡、里设置,南宋末改为都、图制之),其办校旨在“为导民于礼乐,无混迹于渔樵”,改变“海滨世无仕者”。
松洲书院包括书舍、厅堂、跑马场,面积约15亩,既可教学,又可习武,具有相当大的规模。陈珦把孔子的“文、行、忠、信”融于一体,言传身教,导士民于礼乐,开士子之茅塞,培育了大批人才。
陈珦在松洲书院只讲学五年,就因为他的父亲陈元光将军不幸战殁于大峙原,朝廷因岭南多事故,令陈珦夺情代州事,陈珦上表恳请,等服丧后履任。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他在漳州刺史任上上疏乞休,重新回到浦南,再到松洲书院聚徒讲学,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病逝。
松洲书院在贞元迁州后,前落改为崇祀陈元光及其部将的威惠庙,后进仍为书院讲学处,这种“庙堂兼书院”的特点,历经宋、元、明、清各朝重修,均仍保持“前庙后校”的旧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