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01月15日讯】我们夫妻俩都有一种心情,觉得用二十五年来教养孩子,已差不多走完一个循环了。
看重本质 孩子将发挥得更好
太太认为我当爸爸极有天分。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她看我怎么照顾她们,怎么沟通,一路下来,她发现我除了有当父亲强烈的本能外,还能够深思熟虑,不断的自我调整,把亲子关系的危机化为转机。
我始终认为,最完美的教育是:让孩子保有天真的喜悦,同时拥有对世界的适应力。简单的比喻,如果孩子某一天去过灵修般的生活,或到偏僻的地方去寻找自己的乐趣,她们绝不是因为适应不良而做这样的选择,而是在能够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所做的决定。
假如孩子过于制式化,那么根本就无法不在这个社会生活,因为他已经失去原始的活力、勇气和满足感;假如没有让他慢慢认识,学习参与社会运作,没有让他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决定投入社会或保持距离,以至于落入没得选择的处境,就是失败的教育。在我二十三岁,迎接第一个孩子那年,就有这种警觉了。
大家都知道台湾社会根本的问题出在“教育”,但很遗憾的,很少看到兼顾“人的本质”与“社会适应”的教育方式。
人的本质要是得不到重视,他所有的学习就会停留在较低的层次,效果、品质都会差很多。在成长过程中,假如一个人觉得自己的本质得到充分尊重,那么他的社会适应力会比较好,表达与人际沟通也相对顺畅许多;人格趋近健全,不论在学习、分享、探索新领域,都会处于较理想的状态。
大女儿在音乐上的表现,绝不只是因为拉琴技巧良好,更因为她的本质长期被尊重;她从来不是比赛高手,然而她的音乐毫无匠气是不争的事实;她所有的艺术特质,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启蒙了。
人最好的状态就是:没有内在的冲突,不至于自我消耗。我认为这就是教育的核心,也就是说,要尊重孩子内在的完整,并极力保留他的独特性。
尊重孩子 适性启发他们
怎样让一个人内在的宝藏,透过学习语文、知识、技能表现出来?这是另一个层面的教育。但假如他的内在遭到破坏,那么使用再好的工具、以再精湛技术开凿,往往因为本质已经受伤了,一切作为就显得非常有限。艺术是这样的,其它方面也一样。一旦扼杀孩子对自己的满足感,其它的就只能退为其次,再好的教育也沦为补救手段。
我们家的两个孩子,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我不要念台湾的学校”“我要追求爱情”……太太几度快被她们吓死了。但是我对太太说,因为孩子从小自由的“展翅飞翔”,所以“羽翼”锻炼得很结实,虽然旁观会觉得害怕,但不用担心,她们自然会追求有益的事,不会故意伤害自己。
两个孩子人生的追求,完全不一样。大女儿二十七岁,独立自主;考进法国国家乐团,拿到工作居留。以世俗角度来说,她是成功的。小女儿二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她到法国巴黎念语言学校,下一个目标就是进研究所,念绿色化学。
有人问我,涉入女儿的生命那么深,难道不会有空巢期的失落吗?我笑着回答,当大女儿十六岁,初交男友,四十岁的我就已经面对并逐步超越空巢期了;如今迈入五十岁,我们夫妻要携手往人生下一个阶段迈进。
我和太太已竭尽所能,把我们认为一个家庭的成员应该如何生活、相互对待,藉由组织家庭实践出来。现在两个女儿已分头展开各自的人生,而我们一家四口是一组和谐的四重奏,这是永远不变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