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12月30日讯】这几年大家听到的关于买画上当受骗的事儿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许多人谈画色变,戒备心很强。可是看到别人买画赚钱,自己心里又不甘,也还总想试一试。不买,心里痒痒;买,又怕掉入陷阱,吃亏上当。心中矛盾,实在是备受煎熬。其实,对于艺术品收藏投资从心理上重视,不存侥幸,不轻信于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若是戒备心理太强,谁的话也不敢相信,犹犹豫豫也会失去很多良机。
艺术品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的稀缺性和唯一性。许多作品都是仅此一件,它常常会与你不期而遇,然后又稍纵即逝,你若把握不住良机,也许就会成为永久的遗憾。许多有经验的收藏家,随身携带的银行卡里一般都长期存着一些现金,当遇到机会时马上刷卡成交。
被称做“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大收藏家张伯驹,在1946年时偶然得知有人要出售传世国宝、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所绘的《游春图》,他担心这件中国存世最早的山水画被卖到国外,便马上变卖了位于西城区弓弦胡同占地15亩的一座自己最喜欢的小院——丛碧山房,将这件珍宝留下。买入了这幅画,几乎使张伯驹先生倾家荡产。
张伯驹先生连同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杜牧的《张好好诗》等许多作品一起捐给了国家。这些古代书画极品现在都成为了故宫的镇院之宝,此为后话。为了一张画果断卖掉了自己的房产,显示了张伯驹先生做为一个大收藏家的气魄。
白石老人的《喜上眉梢》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幅画,这幅作品题材吉祥,笔力遒劲,墨色鲜明,代表了白石艺术的最高水准。收藏这幅画一波三折,它险些与我失之交臂。
最早见到《喜上眉梢》,是在2002年北京荣宝秋季的拍卖会上。那时,这幅作品被当作拍卖会的招牌,印在了图录的封面,在预展现场展出的几百张画作中,此作也是鹤立鸡群,光彩夺目。以我当时的能力,对买入它是不存奢望的。
第二次,不期而遇,已是三年之后。一天,我不经意走进唐山的一家画店,抬头赫然见到这幅作品悬挂在墙上。当时心砰砰跳,血往上涌,要知道这可是在文化气氛并不浓厚的一个中等城市,白石大师精彩之作在此现身,着实让人意外。我当即下决心要将此作收下。
可是一星期后,当我再去那家画店时,《喜上眉梢》早已不知了去向。画店的小姑娘说:画让老板拿走,可能卖了。我深为自己的动作迟缓懊悔!按我当时的想法,如此贵重的中国画,在这座重视吃、穿、汽车、房子的城市里,短时间是不会有人问津的,因此,我并没有急着把它买回来。
收藏就是这样,机会常常会一闪出现,随即又一闪消失。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也曾多方打听这幅画的下落,但均无消息,可谓:别时容易见时难。
大约又过了一年的时间。一天,一位朋友到我办公室闲聊,我无意中提到了《喜上眉梢》,他说:“那张画可能在画店老板的父亲手里。”他为我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说:“你问的正是时候。这幅画我没舍得卖,最近家里需要些钱,明天正准备卖到外地去。”这次我不敢怠慢,放下电话,飞也似地赶到了约定地点。打开精美的楠木盒,里面正是那张让我思念在心挥之不去的《喜上眉梢》!我迫不急待,几乎没还价钱就将这幅画买下了。从这以后,凡是遇到自己喜欢而且还有能力收藏的作品,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做出抉择,免得错过机会后悔不已。
人们常常用 “有缘分”来形容艺术品收藏,想想还确实如此。一件好东西往往是在不经意间突然出现,令人猝不及防。当你梳理好精神筹好资金准备去取时,它有时早已被别人捷足先登或是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所以当你遇到一件心仪的作品,并且又有专家或文献能证明这是一幅好作品时,你就不能再犹豫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搞艺术品投资,关键时刻还真是需要勇气的。
河南的孟先生买画时间不长,但却非常用心,他买画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投资赚钱。近两年,他先后买了王雪涛、陈少梅等一些名家的作品,大多是三五十万一张的,买完后存放一段时间就拿出卖掉,觉得很有乐趣。
2010年7月,一位朋友想出手一件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的《宋故行宫图》,我将这件作品推荐给了孟先生。
黄宾虹大师曾于1928年和1935年两次南游,他都来到香港游览写生,在当时被誉为“画香港的第一人”。这幅《宋故行宫图》就是宾虹先生1938年根据自己当年游访宋代行宫遗址时看到的景象而创作的一幅作品。此画虽题为香港之景,但展现的实为画家胸中之丘壑,陵谷交叠,水道屈曲,整幅作品尽显宾老“浑厚华滋”之风貌。同时,这幅作品是宾虹先生当年送给好友陈柱的,当时黄宾虹任教于北平艺专,黄陈二人同为南社社员,经常在一起切磋画艺,互有画札往来。这幅画的签条也正是由陈柱先生本人题写的。还有可贵之处,就是这幅作品还曾多次在权威著作中发表,最早在1961年就出版过。此画尺幅不大,只有1.8平方尺,但作品极为精到而且传承有序,文献清晰,实为难得一见的收藏佳品。
在市场上,宾虹大师的精品并不多见,特别是像这件多次著录的就更少。我很清楚这件作品的价值,这也就是我将这幅画推荐给孟先生的原因。
向外行推荐作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从头至尾一点点讲清楚,有时他问的问题会令你哭笑不得,这次因为是受朋友之托,所以我还是耐心地讲述了一番。孟先生听我介绍完这幅画的珍贵之处后,也是满心欢喜,似乎是明白了,只是120万元的价格让他犹豫再三,因为他还从没买过这么高价钱的作品。“磨叽”了一下午,最后他下决心把画买下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刚到办公室,孟先生也就跟着到了,手上拿着前一天买走的画,诉苦说自己一夜没睡好,生怕买这么贵的画买砸了,想让我把画退给朋友。看一个大男人犹犹豫豫的样子,我心想昨天我说的都白费了,心里顿时没好气,没鼻子没脸把他一通数落,大意就是没胆量就别碰艺术品。最后,孟先生还是把画拿走了,不知是真的接受了我的批评,还是不好意思与我争执。时间不长,他就把这幅画送去拍了,可见在他的心里还是没有能藏住这样一幅画的承受能力。
拍卖结果还算比较乐观,成交价是179.2万元,去掉佣金及各种费用,孟先生还是赚了20多万。要不是这样一个结果,他背后不定怎么指责我呢! 但我知道,这幅画如果多藏些时间,价格应该比这高许多。
“没胆量就别碰艺术品”,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刷卡那一刻你真能从从容容地坦然面对吗?如果还不具备这种心理承受能力,那就暂时先放一放,否则,不就是自己在找罪受嘛。
现在投资艺术品买到假货赝品的几率还是蛮高的。由于目前我们国家在艺术品方面的法制法规还不健全,就给一些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制假售假现象屡见不鲜,这就是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和特色。我们国家的情况与欧美不同,在西方许多国家艺术品恶意售假不仅会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而且还会被判重刑。在欧盟的一些国家,法律甚至对在拍卖会上买东西的买家也作了严格规定:如果买家竞拍成功后拒绝付款,将被判处2.25万欧元罚款和6个月监禁。而在我们这里,买假了伸冤困难,拍完了拖个一年半载再来付款都属正常的事。
真伪难辨,乱象丛生,这对艺术品投资者来说当然会增加投资的风险和难度,但目前的状况也不能说没有益处。大家想想,也正是因为目前艺术品市场的情况太过复杂,那些大的资本才不敢轻易进入到这个领域,这也就给我们普通百姓留下了收藏名家作品的可能机会。假如不久的将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净化了,明码标价告诉你卖的都是真东西,大资金大财团可以放心大胆地买进了,那时候一幅齐白石得多少钱呀?!那可就是完全在拼财力的时代了,普通人也就真的永远失去了收藏艺术珍品的机会了。
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富人们进行艺术品投资的比例还是非常低的,位列福布斯富豪榜前500位的“资本大鳄”们只有5%到10%的人投资了艺术品,而在国外这个数字在90%以上。在西方国家,艺术品只掌握在个别财大气粗的上层社会人士手中,连中产阶级白领也只能望洋兴叹——他们大多只是玩玩复制品。显然,在中国现阶段那些最有钱的人还没有进入到艺术品领域,有朝一日一旦介入他们会更加疯狂,因为这是中国富豪们的一贯作风。所以说,目前艺术品领域的现状虽不尽如人意,但却给我们提供了可能有所斩获的良机。
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处在一个机会与风险共存的时代,既然有风险,我们也就难免有时会遇到挫折,在艺术品领域通常遇到的挫折概括地说无非就是买假和藏错。买假,就是花钱买了假东西,经济受损;藏错,就是祖上传下来的或意外得到的东西,自己视为珍宝以为价值连城,可结果却一文不值,发财梦破灭。遇到挫折,你的心态如何,这是衡量一个收藏家或投资家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
过去,按照古玩行的传统做法,人们一旦买到假货,一般都会悄无声息地处理,不是赶紧转手卖出去,就是将它束之高阁,没有人会大喊大叫。因为这样做不仅会被别人嘲笑眼力不好,而且这件东西也就失去了再卖出去的可能,损失会更大。
今天的人们似乎没有了前人那么多的隐忍与顾忌,为一件东西歇斯底里、大打出手、反目成仇者大有人在。我曾见过一位中年男子,因为专家把他的藏品鉴定为赝品了,他就在鉴定现场大闹四个多小时,面对工作人员小姑娘,他尽情咆哮,平日斯文的面目变得“狰狞可怕”。其实,难道这位先生心里还不清楚这件东西的来源或是花了多少钱吗?3万块钱买齐白石的“真迹”,可能吗?!发财的痴望导致了心态的失衡。
我还遇到过一位所谓“名门之后”,当专家认为他藏的“张大千”是伪作时,他白发冲冠,气急败坏奔走多个部门状告专家水平不高等等。
艺术品收藏是个高雅的事。即便是投资赚钱,我觉得也与其他投资不同,因为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与艺术相关的事。孔老夫子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凭籍,活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试问如果失去了“德”和“仁”,就是投资艺术品赚了钱又有何意义呢?
买假了,通过合法的渠道讨回公道,使自己的损失降到最小;藏错了,吸取教训,增长学识,坦然面对,不迁怒于人。这才是一个接触艺术品的人应该做到的。要想投资收藏艺术品就应该具备“德”和“仁”,应该让自己有个玩得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