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8月18日讯】近期,高密度、大投入的地方投资项目纷纷出台,作为保证经济增长目标的刺激性项目,这次投资热被业内称为“新四万亿”。然而专家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随着经济转型和国际市场的变化,“看不准”的盲目项目开发,将承担比以往更大的风险。一旦大批项目投资回报不佳,对未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会构成隐患。
投资开发冲动应予以引导控制
面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依靠投资来实现稳增长被看成了“救命稻草”,各地纷纷上马大项目,进行大手笔的投资。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地方喜欢用项目刺激的方式拉动经济,是因体制而形成的惯性。过去多是开发区、商业区招商引资,现在又延伸到公共建设及市政建设领域。
相关部门近期透露,现已有36个城市获批建轨道交通,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4万亿元。前阶段,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新一届政府拿出了今后5年再改造1000万户棚户区的新方案。
与此同时,重庆市提出,要力争三季度解决成渝客专、长化专线等6条铁路项目和沙坪坝火车站综合枢纽等铁路项目;江苏省提出,加快苏北铁路网和沿海跨江铁路建设;安徽省则预备加快推进商合杭铁路、黄杭铁路、合安九铁路、庐铜铁路、六安景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政府抓经济要适度,否则项目蜂拥而上后遗症太多。中央层面应从宏观上予以引导控制。”刘小川说。
不过,项目开发对地方政府和当地经济发展也有现实利益。刘小川认为,项目开发无论对地方官员还是百姓都有好处,不仅能解决当地就业,还能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不过当前,很多地方利用城镇化的机会,不顾环境问题,加大投资,进入了“投资——治理——再投资——再治理”的循环怪圈。虽然过去三十多年,投资为地方带来了较多回报,但未来三十年,如果继续走这条老路的话,可能弊大于利,因此需要从财税体制入手调整发展思路。
产生风险概率增大
如此众多大项目上马,巨额投入的资金从哪里来呢?要避免出现当年“四万亿”的负面效应,在投资方向、资金来源等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表示,应该让企业家、让民间投资来选择方向,政府不要去想这个钱投在哪里。很多经验表明,其实企业家比政府更有经验,他们选择得更好,当然他们承担的道德风险是最小的。在市场经济中,盲目的、重复的建设本来就会有。如果发生私人投资过剩,这个损失是由私人企业来分担,由于有这种分摊机制,私人企业在投资的时候,就会有所考虑。
刘小川也认为,投资需要多借助市场手段,哪怕是公共产品,只要是更适合市场的种类就应该交给市场。比起政府来,企业进入市场在投资绩效与风险掌控方面都更敏锐。
不过对于政府牵头的一些大项目和投资,如果地方财力没有适度保障,也难免“军心不稳”。
地方政府在经济低缓期确实财力紧张。据媒体报道,中国信托业协会今年一季报显示,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达到8.73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4.72%,其中很多信托产品是为了帮地方政府绕开融资限制而量身定制的,据估计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一家民营投资企业相关负责人也透露,过去两三年,其公司部分业务是贷款给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的财力相当程度上依赖中央的转移支付,但财政部数据显示,中央财政收入前七个月累计仅增长了2.6%。有专家认为,中央转移支付的能力恐因此受制约。
转移支付本身的使用效率也受质疑。“转移支付的资金利用效率很低,分配、使用不够合理,在体制内进行有效监督很难实现。”江苏省地方税务局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小川则认为,各地往往上一些相似性、重复率很高的项目,比如说大型批发市场、商贸中心,而如今各种批发市场单体的成交量大多呈现萎缩的趋势。有些地方政府过去看得准,但不以市场为导向、不把握发展趋势,很难保证每次都看得准。目前中国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第三世界后起国家不久后又将取代中国部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主导地位的大背景下,如不考虑产业转移、产品升级换代的大趋势,上马大投入的相关商业项目的风险会比过去大。一旦项目投资回报不佳,对未来经济的健康发展会构成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