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7月24日讯】这一周,台湾的媒体大幅报导有关“日治”和“日据”的争议,甚至连马英九总统都出面说话,这个争议到底是怎么来的?
最近台湾有三家出版社编写了三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送到台湾教育部的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审议,既然是历史教科书,里面当然会提到“日据时期”这样的用语,想不到台湾的教科书审定委员会说,必须重编,把“日据”改成“日治”,否则不能出版。三家出版社火了,向立法委员及监察委员陈情,抨击教育“国家教育研究院的官员渎职,检举教科书审定委员会滥权不公,这个新闻才爆发出来。
●为什么不能称为“日据”,一定要改为“日治”呢?“教科书审定委员会”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高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委员会说,二十多年前,台湾都是说“日据”,但因为台湾教科书内容随政治摆动,这个问题已经争执很久,最后决定从“日据”改成“日本殖民统治”是两派意见的最大公约数,所以现在继续沿用“日治”的话,社会成本比较低,而且因为已经在教科书中使用“日治”很久,现在如果新编的教科书要再用“日据”,整个用语的历史过程,从最早的“日据”,到“台湾地位未定论”,再到“日治”,可能都必须有交代,否则一下子就说“日据”,和其他版本的教科书不同,学生会搞混。
●这么说,台湾中学生的历史课本已经长期使用“日治”这样没有国家立场的用词了吗?这是不是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一点都没错,这件事最早要从李登辉时代说起,早期台湾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毫无疑问地都用“日据”,1997年,李登辉执政时期,台湾的九年一贯国中课程纲要,首度规定“日据”改用“日治”。台湾的教科书可以由民间出版社编写出版,但内容必须符合政府订出来的“课程纲要”。李登辉下台之后,陈水扁执政八年,连教育部长都是独派,主张台独人士进入“教科书审定委员会”,从此以后,民间出版社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如果不按照“绿色意志”使用“日治”,就不可能出版,很多出版社因此被迫修改用语,以求生存。这种情形,照理说,在2008年马英九上台之后,应该出现变化,但其实没有,台湾的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在马英九执政五年多之后,这次仍然要求民间出版社必须把“日据”改成“日治”,事情才越闹越大!
●主张历史教科书里应该以“日治”取代“日据”的学者,他们的论点到底是什么?
台湾的政治大学一位教授的谈话很有代表性,他说,“日治”是接近历史事实的陈述,因为1895年清帝国战败,将台湾割给日本,日本并不是莫名强占台湾。但使用“日据”就是情绪性很强的字眼,显示反日情绪,他认为,历史虽然有史观,但不可以罔顾事实。但这样的论述引起媒体的反弹,台湾媒体社论就批评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以不平等条约的勒索条款占据台湾,还不能说是“日据”,社论反问“人类自有历史以来,有几个如此谄媚侵略者的历史学家?”
●台湾学术界对这样的争辩有什么比较深刻的评论吗?
有一位学者的意见十分中肯,他说,历史事件的陈述,使用怎样的词汇表达,涉及到“主体性”或“立场”的问题,这在由政府控管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里表现最明显,而不是事实不事实的问题。
比如说,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这是站在中国人立场说的;日本当时把侵华战争叫做“大东亚圣战”,他们是要“膺惩暴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惩罚残暴的支那人”。中华民国的历史教科书可以这样写吗?再来,1895年以后,日本的台湾总督府公文,把反抗日本的台湾人称为“匪徒”,其实那是我们心目中的“台湾抗日志士”。再比如,1949年国共内战,共军获胜之后大陆的说法是“全国解放”,但台湾的历史教科书是说“大陆沦陷”,这就是立场问题。
学者批评,教育部应该监督中学历史教科书不要背离宪法精神与国家立场,现在却倒过来,只准使用否定中华民国立场的用词,不准使用站在中华民国立场的用词,令人匪夷所思。
●这个争议,最后怎么解决呢?
可能因为教科书使用“日治”已经太久了,没办法翻案,马英九总统在抗战七十六周年纪念大会致词时提到这件事说,他从小到大都是用“日据”,但他并不反对有人要用“日治”,台湾是民主社会,对历史有不同看法,应该采取包容态度,不宜硬性规定。
至于教育部也让步了,协调之后,出版商同意在标题使用“日本统治时期”,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则同意出版商可以在内文里面用“日据”,但要编写一个“小辞典”,说明两种说法的差距和演变过程。
台湾的媒体分析认为,马英九和教育部同意教科书里面两种用语都可以,应该是为了避免再度因为选举而改动课程纲要,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和社会成本。这件事大概就此落幕了,以后台湾的中学教科书,“日据”和“日治”两种用语都会出现。
来源:法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