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6月25日讯】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近期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和中国银行间市场崩溃或许似乎没有多少共同之处,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美国和中国都在设法缩减因滥发货币及超低利率维持太久所造成的资产泡沫。而政治是他们决定打击这些泡沫的时间选择背后的主要因素。
伯南克极其希望避免其颜面尽失的前任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所犯下的错误: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离职后不久,其实施的货币宽松政策便引爆了金融危机。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宁愿让本国经济现在(而不是以后)放缓。
对于投资者而言,问题是伯南克或习近平是否会打退堂鼓,转而选择让他们的资产泡沫(美国的资产泡沫主要是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而中国的资产泡沫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再度膨胀,而不是面对资产泡沫缩减所造成的后果。《Asia Confidential》并不确定。
但我们的最佳猜测是,美国经济过于脆弱,而通缩压力过于强劲,以至于美联储很难在今年开始逐步缩减量化宽松计划(QE)。中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我们现在猜测,中国可能恰恰拥有政治上的支持和意愿去实施紧缩措施。然而,不管怎样,中美两国的资产泡沫很可能会逐步缩减,问题只是这种情况会何时发生、如何发生。
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
过去一周以来市场剧烈波动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呢?很明显,美国和中国都正在试图缩减各自的资产泡沫,而市场不喜欢他们这么做。然而,为了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是如此情况,重要的是要明白这些泡沫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为此,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过去。事实上,我们得回溯到1994年。你会问,为什么是这一年?是因为,那一年中国让人民币贬值了50%。
1994年人民币贬值导致人民币估值显著偏低,而人民币的这种估值偏低为中国能够成为一个出口大国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
然而,中国要想成为出口大国,就需要有进口其产品的国家。发达国家对此非常乐意效劳,他们纷纷进口大量廉价的中国产品。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并没有足够的钱款来购买所有这些产品,但这并没有关系。他们只需通过简单增加债务的方式来支付这些产品。
这种安排的好处在于中国获得了美国消费者支付的美元。由此而产生的贸易顺差促使中国外汇储备迅速积聚起来,中国利用这些外汇储备来购买美国政府债券。这转而又促使美国债券收益率和利率保持低位,使得美国消费者贷款成本低廉,让他们借贷更多债务来购买中国的产品以及其他东西(比如美国当地房地产)。
但是,为了维持人民币与美元的挂钩,中国必须通过印钞机来制造人民币。这整个过程助使中国国内产生了通货膨胀,而在国外产生了通货紧缩。
这种安排堪称漂亮,不是吗?但并没有那么漂亮。自2008年以来,由于发达国家开始进行偿付以缩减其过多的债务负担,这个看似良性的循环已缓慢破裂。与此同时,让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已促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近攀升至十九年来的最高水平。
你很可能想知道,这一切与过去一周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何关系。事实上,发达国家从来没有偿还这些过多的债务,因为各发达国家政府认为这个偿债过程对于他们国家而言太过痛苦而无法承受。相反,这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接手了私营部门债务,然后通过印发大量货币来设法通过通胀来消除这些债务。
这些印发的货币被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从而压低了美国的债券收益率和利率。这伤害了储户,他们因而在诸如股市等风险资产中寻找更好的投资回报。
毫无疑问,美联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办法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提供了支持。而且对美国住房市场也无疑提供了支持。显然,伯南克目前对这一切都感到担忧,而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解释他力促缩减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原因。
与此同时,中国对2008年金融危机做出的反应是印发4万亿元人民币(按照2009年的汇率计算接近6,000亿美元),以此刺激本国经济,防止自己面临一场类似于发达国家所发生的经济衰退。
这些刺激资金大部分流向固定资产投资,而且主要以地方政府债务的形式进行融资。这直接导致了规模相当大的房地产泡沫。这也导致了债务问题,中国信贷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在过去五年里已从125%攀升至200%。
今年3月份,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上台,接过了这个烂摊子。他的意图是在避免中国经济崩溃的情况下缩减信贷泡沫。这个意图正是最近几周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飙升背后的驱动因素。
伯南克正在致力于其离职后留给世人的形象问题
那么,伯南克为什么选择现在采取缩减刺激规模的行动?在对此加以阐述之前,让我们先迅速回顾一下,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例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说了些什么。伯南克在会上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增速如美联储预期那般明显回升,失业率下降,同时通胀率接近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水平的话,那么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削减量化宽松计划。如果这些预期得到兑现的话,那么美联储可能会在明年年中(预计届时失业率会降至7%)完全终止量化宽松计划。
总之,伯南克认为美国经济正在改善到无需刺激措施的帮助也能独自良好运行的地步。而这句话得到了投资行业大多数人的随声附和。
但这种说法似乎存在不少漏洞:
1、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充其量不过表现平平而已,尤其是当考虑到美国此前经历的事如此深重的经济衰退。
2、近期大多数经济数据令人失望,表明在短期内美国经济增速正趋放缓。
3、如果经济增速保持在目前水平或者下滑,那么伯南克的失业率目标将无法达成。
4、至于所有问题中的最大问题,我已经多次提及,而其他评论人士最近才开始注意到:美国的通胀正在放缓,而通缩仍然是美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
在这些情况下,逐步缩减量化宽松计划很可能会破坏美国仍然脆弱的经济。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伯南克会义无反顾地推进逐步缩减量化宽松计划这个想法呢?我们怀疑,政治因素可能与此有些关系。在最近一次接受电视采访期间,奥巴马总统差不多明确表示,从明年1月份开始,伯南克不会继续其美联储主席的第三个任期。
这意味着伯南克和任何优秀的政治家(央行行长不仅是经济学家,而且差不多也是政治家)一样,一只眼睛关注于自己当前的工作,另一只眼睛关注于自己会如何载入史册。他不会想成为另一个艾伦·格林斯潘,后者离职后不久便爆发了可以说是其促成的2008年金融危机。
直截了当地说,逐步缩减量化宽松计划—— 即使是小幅缩减,也为伯南克作为一个负责任——而不是促使资产泡沫重现而导致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美联储主席被载入史册提供了机会。
习近平的铁腕
中国一直是市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这有充分的理由。中国的银行间市场——各大银行彼此借贷资金的市场——-基本上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陷于冻结状况之中。中国中央政府起初拒绝介入——提供流动性让市场再次正常运作起来。只是当局势变得危急时,中央政府才做出了让步。
以下是由财经网站Zero Hedge提供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走势图。
当然,有一些因素促使中国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飙升,其中包括:
·今年政策正在逐步收紧。
· 由于中国政府对相关非法活动发起一轮打击行动,5月份外汇流入大幅下滑。
· 由于诸多季节性原因,各大银行正在囤积现金。
但这场危机主要是由中央政府袖手旁观而拒绝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所造成的。
美国对此发表了许多愚蠢的评论,认为这是中国面临的“雷曼”时刻——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导致美国信贷市场陷于冻结。这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正是中国中央政府大体上发起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飙升。
最明显的问题是:中国政府为什么这样做呢?合乎常理的解释是,中国政府希望银行放缓放贷步伐,而这就是其传达这个消息的粗鲁方式。然而,我们认为,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这场信贷打击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
中国政府及其新一届领导层并不是傻瓜。他们意识到自己接手了一个庞大而且正在破灭的信贷泡沫。他们有两个选择:
1、让信贷泡沫再度膨胀,从而冒未来面临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
2、或者承认在信贷泡沫破灭的同时,中国经济将会放缓,并且设法竭尽所能地驾驭经济。
谁也不知道确切情况,但我们猜测,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飙升事件表明,习近平选择了后一种行动路线。
换句话说,习近平知道中国的信贷泡沫会破灭。最好现在就处理掉信贷泡沫。然后,他可以开始推出调整经济结构并且推动经济在未来十年持续增长所需要的一系列关键的改革措施。
此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你可能认为上述看法虽然没错,但我们可以预计此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事实是,没有人知道。但以下是一些初步猜测:
· 从短期来看,由于债务过多的拖累,美国经济不太可能复苏。而通缩仍将是美国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周或几月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令人鼓舞的迹象。比如,考虑到6月初银行加快放贷步伐,几大关键城市启动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在禽流感恐慌之后消费恢复正常,中国即将发布的数据应该该会有所好转。然而,中国整体经济趋势将是放缓,而且很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 我们期望,当习近平宣布推出一系列范围广泛的经济改革措施(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时,将会带来意外惊喜。向国有资产私有化迈进的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习近平而言,超出市场对此非常低的预期并不是很难。然而,任何改革措施对缓解中国当前经济放缓问题都没有多大帮助。
从长期来看,各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所有资产泡沫都将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缩减。所有的泡沫最终都将会破灭,而这些资产泡沫也不会例外。任何一位央行行长或者国家领导人都无法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他们可以尝试,但他们最多也只能成功推迟资产泡沫破灭的这个过程。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