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的官方数据此前就遭遇怀疑的眼光,但上周公布的4月中国出口数据无疑是近期引起质疑最多的一次,怀疑者可能更倾向于认为中国官方涉嫌造假。
Marketwatch举例如下: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4月出口同比增长14.7%,远高于道琼斯预计的8.6%,使4月贸易帐出现了181.6亿美元的盈余。而3月中国还有8.84亿美元逆差。
制造业在中国出口中占很大比重,海关数据展示的中国制造业形势与汇丰和Markit公布的结果截然不同。
4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显示新增出口订单减少,这是去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
要判断出口数据的可靠性,比较直接的一个方法是用贸易伙伴的进口数据做对比。而中国的贸易对象并没有大幅增加进口。
瑞信指出,2012年7月以来,中国出口增长约150亿美元,但贸易伙伴仅显示进口增加50亿美元。许多对华贸易地区都能发现这种进出口的偏差,特别是中国香港。
以下是来自瑞信数据的中国大陆与香港进出口数据对比。
但是,谁会伪造数据,为什么要作假?
有些媒体和业内博客分析都把矛头指向中国政府,认为这是政府的一种宣传形式,是做给领导看的。
可是,现在全球范围的严密审查铺天盖地,如果有哪个政府愿意故意炮制这些数据,未免也太天真。
金融博客soberlook根据瑞信分析认为,实际上,造成这种外贸数据扭曲的是出口商自己。中国的出口在下滑,那些向国外出口商品的商家发现了一条替代出口的生财之道。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下图显示,人民币正在稳步升值。
中国政府允许出口商买入人民币,抛售美元,以此将出口收入转换为本币。但如果夸大了出口所得,这些出口商就可以购入比实际所需多得多的人民币,这其实等于押注人民币上涨。
这种虚报收入的做法面向海关官员,与统计局无关。
出口商申报的收入越高,他们可以买入的人民币就越多。人民币升值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大捞一笔。
正常来说,中国不允许外汇投机,但一些出口商找到了漏洞,可以趁机做多人民币。
这种外汇投机造成的意外后果就是国内出口数据虚高。
瑞信指出,2012年7月,中国政府放开了对大陆出口商的贸易与外汇收入监管。此后又逢人民币大幅升值。
这使出口商得到了利用人民币升值牟利的动力,他们可以夸大申报的贸易资金流或者将库存转移到离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