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0,这10个字阿拉伯数字,现代几乎每天都少不了与它们打交道,再熟悉不过了。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在中国古人的笔下,这10个数字的写法并不一样的,甚至完全不同,今天看了像天书。不是特别说明,根本不会认为是阿拉伯数字。
1949年后,在考古中至少有两次发现,证明了这一点。
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应该叫“印度数字”;但因为欧洲人是从阿拉伯人那来学来的,所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现代金融界全球通行的阿拉伯数字结构是欧洲人的改进型写法。
阿拉伯数字最早在何时传入中国?目前并无确证。但已知的,先后有两次:第一次在公元八世纪初的唐代,传入了中国,不久即失传;第二次大概在13到14世纪的元代。但中国古人对这些数字并不感兴趣,还是觉得一横二横三横好用,拒绝使用这些“洋字码”,真正得到正式推广运用,距今仅一百余年。
近年考古发现最早的阿拉伯数字,就是在元代。1956冬,在陕西西安东北角发现了斡耳垛元代西王府旧址,1957年春,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对这个遗址进行了勘查。在夯土台基中发现了五块基本相同的方形铁板(见下图),长宽各14.2厘米、厚1.5厘米,其中四块铁板系放在两块方石(石函)之中。这五块铁板上面,便铸有阿拉伯数字,古代数学史专家李俨当年曾就此进行了细致的考证,认为这便是古人所说的“阿拉伯幻方”,上面就是阿拉伯数字。不久,李撰写了一篇《拉伯数码字传到中国来的历史》论文,发表在1957年10月号《数学通报》上。
幻方,也叫纵横图,它的特点是将 个数字排成正方形,使纵行、横行和对角线斜线上的数字的总和都相等,六纵六横的幻方,又叫“六六图”。
在西安发现的阿拉伯数字是元代人写的,十多年后,又发现了明人笔下的阿拉伯数字。发现地点,竟然就在靠10个阿拉伯数字吃饭、影响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市陆家咀。这个发现,不能说没有意思,使用阿拉伯数字最多的地方,竟然发现了古老的阿拉伯数字,是不是冥冥之中有一种暗示,或是巧合?这次发现发生在1969年“十年内乱”时期,但一直到1985年,正式的考古报告才出现。在这一年《考古》第6期上(总第213期)上,由王正书执笔,以“上海博物馆”名义发表了《上海浦东明陆氏墓记述》。现在的陆家咀为何得名?就是因在明代中期,这里是当时的官宦之家、“词臣”陆深家族的居住地,陆深及其家族墓地也都在附近。
陆深的墓并非是正常的考古发掘,而是当时搞人防工程的需要,未得文物部门批准,在一天夜里当地擅自掘开的。可能由于墓穴建造十分讲究,棺椁密封结实,其中有一口棺材内的尸体竟然还没有腐烂,与刚下葬一样,实是奇事。上海博物馆听说后,赶紧派人前去清理,这才发现明人写的阿拉伯数字。
这些数字也是一块幻方上,从元、明两代的写法上看,当时阿拉伯数字写法的差别并不大,但与现代的写法差别就大了,有的完全不一样。
为了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我将在中国考古中发现的元(上一排)、明(下一排)阿伯数字写法对比——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