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升任人大副委员长
【看中国记者谢德润综合报导】中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于17日闭幕,多位中共高层强调未来要建立服务、法治与廉洁政府。但此次全国人大对最高法院的工作报告投下反对票与弃权票的比例却达历年最高,这也反映出中国司法现存的问题与外界对最高法院的不满与负面评价;会后屡遭外界批评的原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改任人大副委员长,由周强接任成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中共高层强调“依法治国”
据《新华社》报导,中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于17日上午在北京闭幕,多位中共高层接连表示要建立法治与廉洁政府,强调依法治国。习近平于闭幕式上发表谈话表示要实现中国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要建设服务型、法治及廉洁的政府。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于记者会上提出要建设创新、廉洁及法治政府。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更表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令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体系,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此次李克强所带领的25名新内阁成员,其中逾半数年龄超过60岁,在未来5年内就即将面临退休,且其中仅有9人为“新人”。港媒对此现象普遍分析认为,此届政府过渡的性质浓厚,着重守成而难有创新。
反对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比例创新高
此次中共高层极力强调未来将建立法治与廉能政府,同时间,此次最高法院由院长王胜俊进行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以赞成2218票,反对605票,弃权120票,通过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但反对票加上弃权票却已经达到赞成票的三分之一,反对比例也创下历年来新高,反映出人们对于目前中国法制的不满。而此次人大会议结束后,王胜俊被选为人大副委员长,由周强接任成为最高法院院长。
盛东生律师认为中国的司法在近年来的制度下几近废弛,未来司法的挑战将更加严峻。他表示,最高法院院长上任以来,推行一套注重和解、调解的司法理念,“更将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原则加于司法机关的审判工作,使法院的专业审判制度几近废弛。全国法官被迫成了调解能手,不再注重法律与是非曲直,致使公众更加不相信法律和法院,使得人民被迫将很多案件与纠纷转用其它非法律形式的方式解决。使得司法是解决社会矛盾最后一道防线的原则成了空话、大话、废话和谎言。”
不适任的前高法院院长-王胜俊
律师周泽则在最高院报告前,就认为应该对最高院报告投下反对票。他表示“最高院十年,不仅真凶出现的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不平反,小河案最高法庭长带队旁听纵容枉法裁判,杨金德案刑讯惨烈被无视,重庆黑打最高院完全失守!立案难于上青天!”王誓华律师对此直批,“冤案层出,最高院报告做得漂亮有何用?”
据悉,王胜俊1968年自合肥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六安县木厂铺农场当工人。此后,一直在安徽地方党政机关任职。1993年调任中央,出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五年后,晋升为秘书长,非法律科班出身,于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学历史出身的王胜俊屡遭外界批评不懂法律,被民间戏称“中国首席大法盲”,“王胜俊走了,他的“和谐和调解”的司法理念能走吗? ”盛东生律师在撰文中以此标题提问,并疑问:“能否带走备受苛责的一套司法理念和措施?新院长将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