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敢吃炒瓜子吗?”这两天,不少市民在微博上表达对“炒瓜子”的恐惧,明矾、滑石粉等词汇也因与“炒瓜子”挂钩而备受关注。苏州质监部门22日对从市场上随机抽样的炒瓜子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七种瓜子均检出铝含量。(2月24日《京华时报》)
炒的不是瓜子,而是色素和明矾。“染色瓜子”看上去美,闻起来香,吃下去还会有助消化,有“滑石粉”嘛。这些年来,类似的食品行业丑闻屡屡曝光,牛奶中有三聚氰胺和黄曲霉素,鸡蛋中有苏丹红,猪肉中有瘦肉精和性激素,灌汤包中有工业明胶,老酸奶能喝出皮革味,茶水中能品出农药味……这些活生生的案例,硬生生地把普通民众逼成了一个个化学家。
有人会说,谁让我们是神农氏的后裔呢?或许生来就要以身试毒。也难怪“平壤崔承浩”在微博上调侃说可以“以一换二”,拿朝鲜绿色食品换我们工业食品,既能解决朝鲜的粮食危机,也能消解我们的安全疑虑。说笑归说笑,毕竟我们没有祖先的能耐,谁都不想拿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开玩笑,也不好意思让朝鲜伸出援手,如今有毒食品屡现,监管者难辞其咎。
这话可能监管者不爱听,认为“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而不是监管出来的”,也的确,不法生产者是罪魁祸首,但监管者不是也应该为民众撑起安全保护伞吗?就拿这次的有毒瓜子为例,那些红茶、绿茶瓜子泡一会就“变脸”,让水变色,这么容易查验监管者为何没有捷足先登,而是再一次跟着媒体屁股跑呢?监管什么时候才能不放马后炮甚至连炮都懒得放?
“有毒瓜子”不是第一次公众见面,几年前媒体就有报道,可明矾(铝含量)和滑石粉(镁含量)至今仍不在国家标准对坚果和籽类的检测项目之列,这就像当年牛奶检测标准不包括三聚氰胺一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监管和国标严重滞后于行业现实。如果监管者不能将触角前伸深入进去了解行业现状,放手将行业标准制定权交给一些企业,就难免有这种情况。
一言概之,“瓜子有毒”是因监管失明。想当年,安徽芜湖年广久的“傻子瓜子”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如今整个瓜子行业却因“染色瓜子”深陷毒云当中。如果行业内部不设法自行规范清理门户,监管部门不对其严加整顿同时让国标与时俱进,让“向日葵”行业的潜规则见见阳光,那么,受毒害的不只是广大消费者,还有那些合法合规的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