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猝死发病原因症状
猝死是一种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疾病,是指从疾病发作或损伤开始24小时内死亡,其主要指征是心跳停止、脉搏和血压消失。一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达到54.4万,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
猝死的直接病因是心脏发生了心室颤动而使心脏停搏,通常发生于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心肌病、瓣膜病等疾病,而冠心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原因。
冠心病是指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病变,该病变造成了管腔狭窄而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根据狭窄程度的不同,患者可以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或猝死。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发生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较重而没有完全堵塞时,其特征是运动或劳力时的胸闷、胸部压榨感,停止活动后数分钟内这种感觉消失,有时疼痛的部位并不位于胸部,可出现在腹部、背部或上臂。有些患者,心绞痛的表现不明显,而表现为活动或劳力性的气急。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发生于冠状动脉管腔完全闭塞时,常表现为胸部的强烈压迫感,肩或上臂的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并常伴有呼吸困难和大汗淋漓,濒死感,部分病人还有恶心、呕吐等。有资料显示,在我国,约20%的病人疼痛性质及部位不典型,如位于上腹部,常被误认为胃溃疡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位于下颌或颈部,常被误认为骨关节病。但在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疼痛表现可能不明显,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的状态。
重视高危人群警惕年轻趋势
目前认为,冠心病的发生和以下因素有关,包括:1.男性>55岁,女性>65岁;2.吸烟;3.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5.7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ol/l;4.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5.高血压;6.糖尿病;7.腹型肥胖或肥胖(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体重指数bmi≥28kg/m2)。另外,体力活动过少、精神压力过大和a型性格等也发现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具有上述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人群可以称为冠心病危险人群,危险因素越多,每一种危险因素越严重,未来患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导致的冠心病的危险程度越高,这些人群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工作压力普遍增大,办公室工作增多,体力活动减少,都使冠心病发病年龄大大提前,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预防心血管病注重生活方式
冠心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包括吸烟、运动少、进食多、紧张等等。欧美很多国家的研究已经证实了改善这些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以极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
戒烟吸烟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吸烟的人比普通人患冠心病的概率提高几倍,烟雾中含有氧自由基、尼古丁,这些物质通过肺进入血液循环,损伤血管壁的屏障作用,使得血液中的垃圾物质沉积。戒烟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运动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程度的体育活动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环节,可有助于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控制。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饮食。相应多一些蛋白质丰富、胆固醇少的食品,如瘦肉、禽肉、虾、豆类、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品,如肥肉、非脱脂奶制品、带鱼或鳗鱼、动物内脏等。
保持体重避免超重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发生。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超过标准体重20%应减肥。
定期体检
1、控制高血压:膳食中减盐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血压过高,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高胆固醇血症:成年人每年体检,控制胆固醇在正常水平。
3、血糖监测:成年人每年体检。由于血糖升高本身就是一种毒性作用,它可以损伤血管壁,破坏血管壁的屏障作用,造成脂质沉积,引发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