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菜,人们马上想到的是油烟。在国外,中国人居住过的房子如果不进行彻底装修,老外肯定不会再买了住进去。国外房子的结构,厨房是开放式的,与客厅连在一起。中国人炒菜,油烟到处飘,时间一长,满屋子都是一层油,一直住在里面不觉得,老外一进来就能感觉出来。
煎炒烹炸是中国菜的特点,不管怎样,就是好吃,老外对于中国菜也是情有独钟。要说不健康,其实老外的BBQ更不健康,要说不干净,BBQ的烟更大,只是人家在院子里而已。既然油烟不是问题,那中国菜有什么需要值得反思的吗?这是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注意的问题,那就是消耗的时间。
食不厌精是中国人的特点,当人们津津乐道舌尖上的美味佳肴时,忽略了加工这些东西所消耗的成本,那就是生命当中最宝贵的东西——时间。难怪老外喜欢吃中国菜,自己又不做,人家耗不起那份时间,跑到中国餐馆去买回来那份时间。但要注意了,老外吃的是餐馆,是专门干这个的,属于集团化生产,所以效率远高于普通家庭。
老外吃中国餐馆肯定不是日常行为,就像是中国人去牛排店一样。下馆子也需要支付时间成本,时间安排是老外非常在意的事情,因为他们有各式各样的生活内容安排,饮食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已,可以享受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我在国外生活的时间久了,渐渐开始接受国外饮食习惯,夏天每周在院子里都有一次BBQ,就像是有些老外每周会吃中国菜一样,应该不会影响健康,但平时的饮食,制作的过程要远远短于当年在国内的情形,最重要的是质量非但没有下降,而且大幅上升。
其实现在发现,老外的食品也特别好吃,他们好吃在佐料上面,完全靠撒在食品上的调味酱,而这些好吃的酱都是从超市里买的,也是集团化生产的结果,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超市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免费品尝,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新的产品,也会淘汰产品,总归来讲,口味不断变化。
中国人在食品上每个家庭有自己独创的口味,但问题是好吃的东西只能小范围享用,这个独创,也耗去了一个家庭主妇半生的时间,到了自己孩子成家的时候,很难承传下去。因为中国菜的做法没有量化概念,而老外的所有食谱都是严格按剂量的,无论液体还是固体都有专门的计量工具,好吃的东西很容易变成文字记载下来。
中国的食谱里面总是讲少许,这个少许是多少根本就不知道,最后还是需要自己去摸索。国外的食谱,什么都是按克算,按毫升算,有专门的勺子,一满勺到底是多少标得很清楚。介绍一下我们家被西化以后的饮食,不但非常健康,最关键的是省时间。
红烧,电子控制的高压锅要比传统的更加节能安全,特别是在华人和韩国人的圈子里比较流行,老外的食品呢,讲究慢炖。好处都是设置好了根本就不用管,按照剂量把东西放全了就行。中国人不是讲究入味吗,红烧是属于最入味的。
清蒸,只有活鱼是要拿来蒸的,华人超市里面买活鱼,当场会给杀好冲干净,回来放上葱、姜、蒜蒸一小会儿就好了,这像中国一样,连蒸鱼的豉油都是现成的,一大条活鱼的价格大约七至九元之间。
米饭,日本是吃米饭的国家,他们生产的电饭锅可谓是把做米饭的过程研究透了,看上去一锅饭要两个小时时间,其实真正耗电不是很高,包括做好以后需要闷的时间,加热是四周加热,而不仅仅是普通电饭煲那样的锅底加热。与电子高压锅一样,只需设置的是做好的时间。
焗烤,是介于清蒸和红烧之间的一种加工,就是放在小烤炉里面加工,构成国外饮食加工的主体,也是借助于电子化控制来省时间。国外超市有很多半成品,在烤箱托盘里垫上锡纸,撒上佐料,设好时间,烤好以后连锡纸转移到盘子里,吃完饭连盘子都不用洗,锡纸一团就给扔了,别提多方便了,就此再也没有油烟。
再多说两句的就是国外海鲜实在太便宜,一盘新鲜的海鲜,买来的时候都是处理好的,放在小烤箱里面加工出来最终成本大约五至八元,和老外餐馆里面的区别不大,因为调味酱差不多。当然餐馆里面也不过十元左右,只是去餐馆要耗费时间罢了。
生吃。老外超市的青菜很多都是洗好了,切好片,几个品种混在一起的,回家倒上自己喜欢的沙拉酱,直接就端上餐桌了。什么清炒、蒜茸、上汤之类的统统没有,蔬菜只要一加热,里面的养分就会损失。现在觉得中国的大葱萝卜沾酱应该是最健康的,但是中国的蔬菜你敢生吃吗?又怕有农药,其实农药即便是做熟了,毒性不会减少。
大幅减少过去餐饮习惯里面不健康的成分,制作方法里面包括,爆炒和油炸,当然不是绝对禁止。减少食糖和食盐的用量,用蜂蜜和调味酱替代。增加纤维食品和白肉(指海鲜和鸡肉),减少红肉(指牛羊肉),基本不吃猪肉,严格禁止内脏。餐前一小杯红酒,每晚一小块奶酪加红酒,开怀畅饮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其实一个人要想健康,只要遵循两个字——节制。
都说海外华人留恋国内的美食,当然一开始的确总想着回国和朋友们大吃一顿,自从地沟油的事情爆料了以后,一点胃口都没有了。新移民饮食上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中外饮食文化各有千秋,生活在海外,吸收西方比较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是一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