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每当深秋时节,万花纷谢,唯有菊花凌寒怒放,生机勃勃。而菊文化,是国人在采菊、育菊、赏菊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值得一表。
一、根植华夏
菊,亦作“鞠”,以身姿为低头鞠躬之式,故有此名。因开花于秋季,故又称“秋菊”。依生物学分类,属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由舌状花和筒状花聚缩而成,舌状花是花瓣,围绕于花序四周;筒状花即花心,位于花序正中。野生菊花大多为黄色,因而得黄花、金花、金蕊之名。菊花依花序大小、形状和颜色不同可分不同种类。比如依花序大小,分大菊系、中菊系和小菊系。而大菊系又可分为圆盘型、荷花型、牡丹型、绣球型、纽丝型等;中菊系又可分为桂花型、梅花型、茉莉型、荔枝型等;小菊多为满天星。按花期可分为早菊(9—10月)、秋菊(11月)、晚菊(12月)及五月菊、七月菊等。
菊花原产于我国,野生菊花分布较广。而人工栽培菊花,已有不下3000年的历史,《礼记月令》中就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之记载。汉代时,将菊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晋魏时期已大量种植,后逐步发展为观赏花卉。宋代是菊花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刘蒙泉所撰《菊谱》,收有菊花品种163个,乃我国首部菊花专著。明代王象晋所撰《群芳谱》,收录菊花品种270余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菊花皆源自中国。公元四世纪,中国菊花传入朝鲜,再入日本,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日本培植的菊花,已成为四季常开,品种繁多的花卉。17世纪末叶,荷兰人来我国经商,将菊花带回欧洲。十八世纪中叶,法国商人又从我国搜集许多优良品种回国。十九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均,将我国和日本优良菊种进行杂交,在英国广泛传播。后又从英国传入美洲,菊花得以遍布全球,成为世界各国所喜爱的名花。
二、养生佳品
古人很早便发现菊花可食。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曾在《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神农本草经》中有“菊服之轻身耐老”之语,足以证明先人曾食用菊花,并对菊花的药性功能有所了解。汉代时,据应劭撰《风俗通义》记载,河南南阳郦县甘谷村,谷中水甜美,山上多菊花。一股山泉从花丛中流过,花瓣散落水中,使水含菊花清香。村上三十多户人家,皆饮用此山泉,多有享寿一百三十岁者,最低者也有七八十岁。汉武帝时,每到重阳节,皇宫中皆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据医书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多用来疏风散热、平肝明目、解毒散肿、降低血压。明代李时珍对菊的药用性能作了详细考察,认为菊有利五脉,调四肢,治头目风热,脑骨疼痛,养目血,去翳膜,主肝气不足的功效。当今,菊花茶已成老少皆宜的补品,可缓解眼睛疲劳,是终日与电脑为伍的白领一族的护眼佳品。菊花种类很多,外行一般会选择既白又大的菊花。其实花小且颜色泛黄的菊花反而是上选。
三、花中君子
晋代以降,菊花渐从食用过渡为观赏。士人爱菊,不仅因为它高洁、韵逸,而且色彩缤纷,形质兼美,更由于它开放在深秋季节,傲霜挺立,凌寒不凋,因此被诗人誉为“花中君子”,以象征忠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精神,“凌霜留晚节”,是菊最可贵之处。晋代诗人陶渊明,因爱菊而名闻天下,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乃传世咏菊名句,几乎是妇孺皆知。因此,菊花又得“东篱菊”之雅号。除黄菊外,当时,已有白菊现身。据清人刘灏等所纂《广群芳谱》,“九华菊,此品乃渊明所赏。今越俗多呼为大笑,瓣两层者曰九华,白瓣黄心,花头极大,有阔及二寸四五分者,其态异常,为白色之冠。”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亦是咏白菊之名句。至宋时,菊花品种更多。宋人所编《菊谱》即有五六部。列举的品种达160余种。菊花栽培也由露天自然栽植过渡到整形盆栽。南宋范成大在《范村菊谱》中提到,苏州一花匠,能使一棵菊株上开出数十朵花,当与当今所谓大立菊相仿。当时,尚有用小菊结扎成宝塔、门楼等形状的扎景。此外,自宫廷渐至民间,每年均有“赛菊会”、“菊花会”等观赏活动。至明清两代,菊花栽培技术日益提高,品种日益繁盛,出现数百个艳传一时的名贵品种,并命名为“黄鹤楼”、“赛西施”、“帘卷西风”等,多别有韵味。种菊专著达三十余部。当代,爱菊者日增,种菊者日广,菊品日新月异,已达数千种,为古今中外花卉奇观。
四、文化意象
文人墨客喜将菊花作为诗赋吟咏、丹青描绘的对象。农历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因九为阳数之最,九月初九是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西京杂记》云:“菊花舒性,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因此,自古又称九月为“菊月”。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唐代诗人岑参遭遇安史之乱,于颠沛流离中写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云:“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借重阳怜菊以抒发思乡之苦。
不少诗词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了菊花安于贫穷、不慕荣华、独具风骨的君子品性。“黄花晚节香”,就是古人用菊象征人的品质的高洁。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云:“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的淡泊、超然与孤傲,使它很自然成为隐士身份的象征。晋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菊、采菊,以菊下酒,“秋菊有佳色,挹露掇其英。”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逸山林,与菊相伴,过着自由闲适的生活,成为爱菊始祖。而菊花以纤瘦身影和淡淡幽香,滋养着具有自由意识的士大夫的精神营养。我们品读气节高尚的前辈们的作品,字里行间似乎可见到菊花的身影,可闻到菊花的清香。宋代女词人朱淑贞《菊花》云:“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的确,菊花之归隐,绝非弱者之逃避,而是志士之刚强。其不畏严寒、不萎尘泥,具有了志士的刚烈品性。陶渊明《和郭主簿》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赞曰: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南宋遗民郑思肖,曾赋诗咏菊以明志。诗曰:“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他颂菊自喻,抒发的是血泪与生命的体验,每每读之,令人感佩。菊花寒秋兀立,寂寞无依,给人以落寞之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以菊花反衬词人因相思而憔悴伤感之状,成为艳词绝响。
菊花仪态万方,气宇轩昂,悠悠千余年间,赢得了历代画家的青睐。菊花入画,盖始于五代。徐熙、黄筌皆曾画菊;宋人画菊作品存世者不多。元代画家苏明远、柯九思亦皆有菊画。因桂花亦在秋季绽放,所以古人多有将菊花与桂花相伴入画者,以示德之不孤。明代画家吕纪绘《桂菊山禽图》,便是实证。古人还以松、竹、梅、兰、石为五清,画家常将菊与石相配共同入画,二者相得益彰。明代画家陈淳,曾画《菊石图》,现藏于首都博物馆,属菊画珍品。近人吴昌硕,亦画有《菊石图》,颇受世人珍视。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俗话说,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通观一年花讯,梅花称首,而菊花殿后。百花凋零后惟见菊花怒放,怎能不让人心生敬意,称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