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由于中国政治以及经济情况的不稳定,许多美国公司虽然保持获利,但也开始对于投资中国产生了疑虑。
*持续获利,但渐失乐观*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对111家在中国的美国企业进行了研究,并在10月10号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称,三分之二在华美国公司说,在过去一年里,营收增加了至少百分之十;75%的美国公司说,他们在中国获得的利润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或是相同,或是更高。
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数据,中国为美国公司创造了250亿美元的市场。受访的企业当中57%是制造业,44%是服务业,而9%是农业、石油与天然气等第一产业。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会长傅强恩(John Frisbie)说,“纵使市场在成长,但这些公司的乐观态度却因为升高的成本、国内的竞争,以及持续的法规与市场限制而有所减弱。”傅强恩说,即使仍有将近90%的美国公司说它们对于中国的投资环境仍然保持乐观,或某种程度的乐观,但同时竟有高达45%的公司表示比起三年前“比较不乐观。”
*中国政府限制多,美国企业感挫折*
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11年过去了,中国依旧对于外国企业投资设限。而同时中国政治领导班子也正在进行更替,这也导致了美国企业的观望。
报告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企业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在中国的投资,但同时也有17%的美国企业计划停止,或是延迟投资中国。而这些却步不前的企业,并不是因为担忧中国经济硬着陆而暂停投资,而是因为北京当局的种种干预让它们意兴阑珊。
*人民币汇率未成考量重点*
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罗姆尼多次表示,如果当选,他将在上任第一天就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不过在美中全国贸易委员会的报告里,美国企业所关注的25项议题当中,却不包括人民币汇率。美中全国贸易委员会会长傅强恩呼吁,所有与美中贸易相关者,“应该关注最重要的议题,并且为在中国的美国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报告中并且列出在华美国企业最关注的十大投资挑战,第一是难以找到并且留住合格的工人,第二是来自官方的行政许可难以取得,第三则是来自中国本土,包括国有企业以及私有企业的竞争。此外还有营运成本上升、知识产权缺乏保障、地方执法单位和地方政府政策不一致、投资限制、来自其它外国企业的竞争等。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研究报告中涉及的企业也表示,虽然公司仍有获利,但利润也逐渐被上升的生产成本侵蚀。旗下有肯达基、塔可钟(Taco Bell)以及必胜客(Pizza hut)等著名餐饮品牌的百胜公司(Yum)也发表报告,表示公司在中国以一天开设两家新分店的速度成长。
不过该公司财务长帕特里克.格李斯莫认为,由于中国的“动荡和放缓的经济”,难以预测未来的销售,而各分店的营业额成长幅度在今年第四季将只是很低的个位数或是没有增长。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