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木材是中国古代建筑和工艺器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材料,纵观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史,实乃中国木制工艺的发展史。中国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并通过历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创造、发展而日趋完善,在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后,无论在形式、构造方式,还是在工艺技术及制度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做法,形成了独具东方神韵的“木文化“建筑。
其实,用木材构筑房子并非中华民族的专利,但是当其他民族都从木材过度到木石并举时,为何中国人的建筑还是以木材为主呢?中国人缘何始终对木材一往情深呢?是因为中国石材缺乏?还是因为中国人在石材建设工艺方面的欠缺?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中国的石材资源并不缺乏,中国古人在石建工程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古代的万里长城、秦汉的陵墓、隋代安济的赵州桥都是铁铮铮的事实,都是古代石匠们高超技艺的见证。那么中国古人崇尚木建筑的原因何在呢?
首先,是受中国古人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
中华文明源于原始采集,继而发展成为农耕文化,这两种文化都要求人与自然密切融合、协调有序,讲求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认为万事万物皆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不能够强求永恒的。而在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话和交流中,木材所具有的特点与古人的哲学认识正好一致,因此木材在中国的建筑和古典家具中就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木文化”,与西方征服自然的“石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学说的影响。
中国古人历来重视天干地支以及阴阳五行。在传统的五行学说中,“木”代表既白的东方,代表着生生不息。所以,古人认为,树木是天地交流的通道,是人们与“天”交流,表达自己愿望的途径。因而古人种树为林,伐木取材,运用高超的木作工艺,将取自天然的“木”盖成房屋、制作家具、雕刻成件。吃、穿、住、行、用,每个生活细节无不与“木”息息相关。与“木”有着前年之缘,中国人乐得其所。
最后,是因为中国人非常重视堪舆术。
传统的木建筑布局,中国人都非常重视风水学上的堪舆术。周围有山环抱的住宅在堪舆术中被认为是良宅,其中又以位于“群山环抱”之中的宅院为最佳。堪舆术中认为此等住宅可以避凶养气。房屋周围的“山”不仅要绿树成荫,而且对“山”的形势也很讲究,所以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自然成为了建筑材料的首选。加之木主春天,具有生发性。它这种独有的天然特性,可以与环境和谐,以木为建筑主体的风格由此形成传统。
其实,即使现代人从木材学的角度来研究,木材也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材料,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保暖性等物理性能,而且具备了良好的声学性能及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因而,古往今来,木材能够成为能工巧匠们喜欢的建筑、家具用材也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