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东京住所附近,有一家日式居酒屋——“江戸や鮨八”,那里是笔者招朋待客的“专用厨房”。只要有朋自远方来,总不免带着一起去轻酌几杯,散谈片刻,自己一个人偶尔也会去享受一番。
“江戸や鮨八”与一般的日式居酒屋无甚大区别,店内日式料理品种丰富,刺身、寿司、肉食等都可谓一应俱全,日本酒、啤酒、梅酒等也自是应有尽有。当然,笔者常去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因为与店老板颇为熟悉。
店老板名叫早津展久,他已经在“江戸や鮨八”工作超过25年了,在料理饮食行业内算是名副其实的“资深职人”。迄今他已是“江戸や鮨八”6家连锁店的老板,但仍坚持自己下厨。在他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工作为他人服务”。
笔者第一次去“江戸や鮨八”就餐时,就对早津先生产生了兴趣。起因源于店内摆放的一个不起眼的饮料瓶做成的“募金箱”,上面写着“在中国还有很多小孩子上不起学,很多小学生买不起课本、文具、书包。我们正在援助中国福建武夷山八一小学,很期待能得到大家的协助”。
纯属好奇,笔者与早津先生单独约了时间,详细地攀谈了起来。早津先生告诉我说,他援助中国的小学已经近20年了,契机是得知了中国民间曾在战后照顾日本战争遗孤,让他深感中国民间存在大爱,便决定从工资中拿出部分钱来帮助当时还很落后的中国。而他固定援助武夷山八一小学则始于2002年,因为当时有位来自福建南平的留学生在做店员,他告诉早津,“中国的贫富差距巨大,我老家的小学很多小孩子仍买不起文具”,这让早津先生听后揪心不已,那位留学生毕业的小学正是武夷山八一小学。
早津先生决定在店内摆上“募金箱”筹资,一些熟客和友人们也都很积极地支持他,他大致规定一个时间段攒够十万日元就寄往武夷山八一小学,在规定时间内数额不足的部分,他就自己出钱补齐。早津先生也基本上每两年去一次中国,有一次去中国拜访看望时,孩子脸上洋溢着的表情,以及小学校长、老师不断重复的“谢谢”二字,都让他感“当初决定援助是正确的”。
不过,早津先生也认为,随着中日实力对比在生变,这样的民间援助也变得日益困难。早津坦诚地说,“大约在20年前,对中国的小学校而言,援助几十万日元算是数额巨大的援助,但目前他们显然态度在变化。我给对方写过3封信,也写过几次邮件,但都没有收到回信。此前甚至有过‘夹道欢迎’的场景,但目前已经不可能了”。
最让早津先生不能理解的是,每次大老远跑去后,想见见援助小学的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困难,“可能是他们不想让我看到糟糕的一面吧”,早津先生如是揣测道。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东京中野区的小学也有意与中国的小学建立合作计划,实施定期的援助,但往往邮件寄出去之后,迟迟收不到中方的回应。
此外,哈尔滨双城市日本资本援建的希望小学,也遭到了便宜地转卖。但即便如此,早津先生还是希望能将援助持续下去。“日中要实现友好,民间层面的交流互动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当前的民族情绪,早津先生则认为,“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国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应该将视野放得更宽些,认真地学习、理解彼此的所思所想吧”。
“不管中日两国在政府层面怎么对立,民间的交流不能断,而且要越多越好”,这恐怕是早津先生最想表达的一句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