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和60年代期间中国的工业没有得到发展,还是农业大国,就拿天津来讲基本是日本侵华时期所建的工厂,毛时代中国大量的对外援助,帮助外国人建工厂,而国内的设备已经老化,天津的棉纺厂至80年代还是使用日本的丰田机。完全实行计划经济,全是国营企业无私营企业。工人也是廉价的劳动力,十几年的工人工资只有40元,刚够买40斤鸡蛋。工厂需要劳动力都要有劳动局的分配指标。
50年代为了搞世界革命就鼓励多生人口,效法苏联鼓励生育的政策,到文革时生育高峰造成的就业压力很大。那时老的退不下来新的不能顶替,所以大批的社会青年赋闲在家。文革前有一批学生去农村投亲靠友,就社会发展而言这就是倒退。
66年5月开始文革,拿教育界开刀。理论是:教育界是修正主义路线的重灾区。尤其是大中学的老师最惨,文革初期老师受尽了凌辱。
那时我家旁有一中学,我就见到中学里的红卫兵把老师关进牛棚批斗游街,老师处境很是悲惨,但几个月后中央文革下来文件说:红卫兵运动有错误。给一些被斗的老师平反,被推了光头的女老师可以戴着帽子搞运动了。紧接着66届初高中生毕业分配,而负责给学生的人就是刚平反的各个班主任。那些曾经斗老师的红卫兵慌了神,都傻了。有个女红卫兵喊着老师的外号威胁老师说:“我当初斗过你,你让我上山下乡是打击报复。”老师告诉她:“上山下乡是党的号召,叫你上山下乡是让你听党的话。”66届有下乡有留城。
我记得第一批下乡的知青,是学校用公交公司的大公共汽车送的,那些学生神情沮丧,家长和亲友带着行李去送行。当汽车一启动如同灵车启动,车上车下哭成一团,哭得惨烈。
67届也是同样那些毕业生同样是迫不得已,但不下乡就有对抗运动的嫌疑。68届最惨“连锅端”一个不留全去农村。69届就有一部分留城一部分下乡。70届最幸运全留城没有上山下乡。当时的政治背景是:九大时林彪被确定为接班人,陈伯达到天津视察提出要搞工业化,学校有了校办工厂,各大工厂也确实需要劳动力,在那时中学生每学期都要无偿“学工劳动”,补充工厂劳动力不足。
9.13事件后批判林彪破坏上山下乡运动,71届在72年才开始毕业分配,又恢复了上山下乡。那时有了“大马、小马”之分,所谓大马就是那些留级降班的学生,这些人全留城。而小马则是“老大留城,老二走。”而我留城,我弟弟75年高中毕业就下乡了。
那时动员上山下乡是用“攻堡垒”的办法,何为堡垒:就是不愿下乡的钉子户,对付他们是采用“熬鹰”战术。街道、学校、和家长所在单位派出积极分子进入学生家里,背毛主席语录、威胁恫吓轮番作战,不让家里人睡觉,不达目的不收兵。大多数经不起折腾老老实实销户口下乡。
那时知青传唱的一首歌是悲凉凄惨的《知青之歌》,那是一位南京知青写的:“美丽的扬子江畔有我可爱的家乡,沉痛地修理地球,我那美好的理想......”知青都是动情地掉泪。那时人的价值被扭曲,向人民灌输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叫你服从听话“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刀山火海也敢上,粉身碎骨也心甘!”两个知青英雄:上海知青金训华在闹洪水时候为捞被水冲走公社的电线杆而死;天津知青张勇是在闹洪水时候为救被水冲走公社的小羊羔而死。当时都被追认为英雄,被称为毛泽东时代的英雄,是毛泽东思想的颂歌,要人民向他们学习,所以出现不少放火救火而自焚想当英雄的人。
我见过我的邻居下乡后受不了艰苦就自己回家。于是街道和学校押着这人在汽车上游街批斗,罪名是:破坏上山下乡。批斗后押送其回农村。
我弟弟是到天津郊区赤土公社插队,那时凭下乡证明买了一个书包、茶缸子和几块木板,木板是为钉木箱用的。由于是投亲靠友得到公社里科长的关照,于是就到天津钢厂搞副业做装卸工搬铁,一块铁锭子有百十多斤,就这样装火车每天有一元钱补助。有时还要回农村扛200斤重的粮包。
那时几乎每家都有下乡的知青,没见过那个下乡知青有荡气回肠、光荣自豪感。而那些农村干部和城市街道干部则是荷尔蒙旺盛,激情在燃烧。
我所在工厂就有几名本是农村人,顶了知青的名额到工厂做工,别看这些人没文化干得都是厂里最好的工作。而下乡的知青要想被选调回城或被保送上大学,男知青需要花钱送礼。而女知青若想回城或上大学,则要投入队干部的怀抱,一夜情或以身相许后才能达到目的。我曾见过女知青与队长订婚后,队长把她选调回城,而女知青进城之后把队长甩了,另找别人,队长找上门来到处败坏该女知青闹得挺热闹。
文革时知青可以办病退,从农村转回街道然后等候分配。在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街,一个街道知青办公室主任在其办公室安了一个床铺,一般男知青的问题解决不了,他所能解决的一般都是女知青。想转回天津市的女知青都必须经他奸污,他感觉美了才给办回城手续。后来东窗事发有人检举出他的罪行,布告上说他奸污了近百名女知青,结果被判了二十年徒刑。
罪恶的文革毁了这一代人,回想起来心中永远是痛,也许有的人在那时混的挺好,怀念那时的风光。也许有的人寻求一种心理安慰,把经历那历史倒退之举作为一种骄傲,还认为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时至现在对于上山下乡这种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简直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