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进入暑季,经济不仅没有如往年那般“形势大好”,反而迎来了阵阵寒意。官方公开承认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并将全年的GDP增长率调低为7.5%。这个数字如果再减去统计水分、通货膨胀或可能的货币贬值,真实的结果恐怕更符合龙年肃杀的周期变化。
中国经济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一直如歌德巴赫猜想一般,虽引人入胜却总是让人难以窥其全貌。在世界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只有中国还在顽强的将所有的经济数据视为机密,除了官方公布的数字,整个统计过程,统计方法,原始数据一概无可奉告。以至于实际上长期以来统计部门同时承载了央视的职能,不断为和谐社会提供完美的数据导向。只可惜,随着统计数据规模的增加,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更加复杂,数据的管理难度也在不断的增加,以至于数据的修饰难以再得心应手。即使在政府公开承认经济面临困境的时刻,统计部门依然声称“上半年,全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398亿美元 ,同比增长8%;其中,出口9544亿美元,增长9.2%,进口8855亿美元,增长6.7%;贸易顺差689亿美元,同比扩大56.4%”。在煤炭库存积压,电力需求下滑,制造业产能过剩,企业纷纷发布盈利预警报告的大背景下,我们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产品支撑了中国强劲的出口增长,又有哪个国家地区可以在经济低迷时逆势扩大从中国的进口。不过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一切逻辑上不可能的都是可能的,要不怎么能硬生生的创造出一个“中国模式”来?
表面上看,对统计数据做做手脚是官员对政绩的要求,是“面子”心理作怪,实质上这是政府对自己信心不足的外在表现。中国的官员对数据水分其实心知肚明。维基解密披露的美国外交机密文件显示,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中国副总理李克强,在2007年3月对当时的美国驻北京大使雷德表示,判断经济不能只看数字, 中国的国民生产值(GDP)是人造的,因此不可靠。他在衡量辽宁省经济状况时,主要将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这三个数据作为依据。既然官员都知道统计数据有假,为何又听之任之呢?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面子和官员政绩问题,更是关系政权合法性与否的政治问题,谁敢说在“一贯光辉伟大正确”的领导下,经济会停滞不前乃至下滑呢?所以中国从来都没有失业,只有就业负增长;中国也从来没有经济衰退,只有经济负增长。政治面前,一切经济学上的对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经济为政治所用、经济为政治所系、经济为政治所谋。所以数字从来都是宣传用的,而不是做经济决策的,经济决策也从来都不是为了提高百姓生活的,而是为维持自己“一贯光辉伟大正确”领导的,而维持自己的领导也不是为了天朝千秋万代,而是为了自己子子孙孙投奔“美帝”的。
掌握了这一精髓,就立刻理解了种种经济政策的背后逻辑。比如我们的GDP可以超越日本,教育经费比例就是没有办法超过肯尼亚;比如我们的政府可以花四万亿刺激经济,就是没有办法修一下北京的下水道;比如我们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清廉的,就是没有办法申报家庭财产;比如我们的科技可以上天入海,就是没有办法算算中国的基尼系数(国际上衡量一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正如梁文道所说,“根据常识,太过荒谬的东西往往是假的;但在中国,太过荒谬的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只可惜真实数据固然可以秘而不宣,政策导致的市场变化却是实实实在在的。中国的本土企业在囤积美元以应对可能的人民币贬值;中国制造业代表的三一重工在大幅裁员;武钢的炼钢利润在不断下滑,转身进入养猪和家政行业;而每逢夏季长三角珠三角必出现的电荒今年居然没了踪影。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真实的经济运行并不如数据显示的那般让人欣慰。当这些百姓的亲身感受与数据的宣传渐行渐远,数据的掩盖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人心一旦背离,这边再怎么宣传经济上的成就,什邡游行、启东抗议、沈阳闭市也还是会连绵不断的涌现。到最后就会发现正应了那句古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