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辛苦生活恶劣 高温补贴无人落实——聚焦重庆40摄氏度高温下的建筑工地农民工
烈日炙烤下的山城重庆,自8月10日以来已经连续六日发布高温预警,局部地区温度超过40摄氏度。
记者调查发现,高温下原本就工作辛苦的建筑工地农民工更加苦不堪言,汗如雨下喝多少水都不够,住的板房犹如蒸笼,洗澡等生活设施缺乏。即便如此,建筑工地农民工大多数还不能享受高温补贴,高温也提高了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专家呼吁,应保护建筑工地及其他恶劣工作环境农民工权益,完善并落实相关制度。
工作辛苦:不知道流多少汗,喝多少水都还渴
15日中午12时15分,在重庆市渝中区黄花园大桥旁的一处建筑工地,一大群农民工正准备去吃午饭。44岁的王强走在人群的后面,戴着安全帽,穿着一件红色的无袖褂子,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记者递上刚买的一瓶矿泉水,王强拧开盖子“咕咕咕”地一口气喝下小半瓶。“这天太热了,每天不知道要留多少汗,喝多少水都还是觉得渴,反正是看到水就想喝。”他说。
工友李富国说,不知道温度到底多高,反正是热,一上工地干活衣服就一直是湿湿的,没有干的时候,脱下来都拧得出水来,实在太热就在地上随便坐会儿,或者到地上的水管用凉水洗把脸。
在江北区皇冠中学公交站旁的工地上,刘建国刚做完手上的活儿,来到空地上的阴凉地。他说,他负责做墙,虽然不用像别的工友那样在外面被太阳直晒,但是楼里空气不流动,气温也很高,人好像在蒸笼里被蒸着一样,头发和衣服都是湿的。
记者见到架子工徐程刚时,他刚从渝北区回兴街道兴科大道旁的一建筑工地下班。“每天爬上爬下搭设脚手架,悬在空中暴晒一整天,有时看着自己的脸都怀疑是不是被烤熟了,脚手架都是铁的,烫人得很,我们只能穿着长袖、长裤和手套全副武装地上去,一不小心碰到就要起个水泡。脚手架很高,不方便带水,汗水流个不停,我们口渴得要命却喝不上水”,47岁的他说。
生活恶劣:住的板房像蒸笼 洗澡只能冲凉水
在江山名门公交站旁的一处建筑工地,23岁的李斌脸上、手上被晒得通红。没有什么技术负责打杂的李斌说“热得心慌”,更让人“心慌”的是恶劣的生活条件。没人想到,李斌是河南大学的学生,父母务农,弟弟还在读小学,他经老乡介绍暑期到工地上打工贴补家用,已经干了一个半月了。
李斌指着旁边一栋尚未建成四面透风的楼说:“我们就住那儿,在过道的地面上铺个木板就是床,白天太阳晒得烫得很,晚上睡觉时都还是烫的,但是太累了,倒下还是能睡。楼里没电也没气,也没有风扇,烧不了热水,洗澡就是等晚上天黑透了,找根水管子站在坝坝中间淋冷水。夜里蚊子还多,好多人为了省钱就忍着,我实在受不了昨天才去买了一包蚊香”,这个年轻人说“希望大学毕业能有好工作,有一天苦尽甘来”。
在江北区红土地立交西公交站旁的一处工地,一排活动板房就是建筑工人们的住所。记者看到,一间板房内,工人们用木板搭起简易通铺,十几个人睡在一起,里面有电灯和饮水机,但是没有电扇。37岁的农民工刘伟说,太大的电扇放不下,太小的电扇又吹不到,干脆就不安了,每人发了把扇子,热就自己扇。饮水机也几乎是个摆设,私人老板小工程,不像大公司那样矿泉水随便喝。
挣辛苦钱不敢想补贴 专家呼吁保护权益
建筑工地的农民工们告诉记者,大多干这行图的就是收入,辛苦是辛苦,但是工资比其他农民工略高一点,但是“高温补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且最担心高温天气下出什么意外事故。
“老婆在家种地,儿子上初中,我从老家璧山县来这里三年多了,辛苦干活能勉强养活一家人,每天就想着做完工早点吃完饭可以多睡一会,我就很满足了。高温补贴?!不敢想!”王强说。
李斌说,知道高温补贴,但是建筑工地上没人指望能发,“都是层层转包,包工头怎么会给我们发,工地工人只想着能按时领到工资就很好了,我每天有50块也很满足,不奢望更多了。”
根据重庆市相关规定,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可获高温津贴,标准是37℃到40℃,每人每天有5--10元; 40℃以上工作,每人每天有10--20元,按月发放。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惠民说,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是弱势群体,由于建筑领域的层层转包现状,农民工大多由包工头负责发放报酬,“高温补贴”无从谈起。相关部门要实行监管,保护建筑工地及其他恶劣工作环境农民工权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