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失去了它的皇冠。2009年至2011年,以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额计,香港股市一直占据着世界的头把交椅。今年,这座中国城市在全球排行榜上的座次将大幅下滑。
Dealogic数据显示,今年迄今,香港股市的IPO融资额仅为32亿美元,而2011年全年达354亿美元,2010年全年更是创下了历史纪录、达到678亿美元。按今年迄今的情况看,纳斯达克(Nasdaq)、纽约证交所(NYSE)和上海证交所(SSE)在全球排行榜上居前,香港则跌落至第7位。
眼下,交易撮合者们想知道:香港能否在未来几年夺回自己的皇冠,还是说黄金时代已经划上了句号。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长期以来IPO都是香港股市的一大重心,也是它作为金融中心的一个标志。
香港股市的运营机构——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HKE&CL,简称港交所)正在试图不再单纯依赖于股票业务,而是通过尝试大宗商品等新资产类别来实现业务多元化。这显示出它对其核心业务发展前景的担忧。
上周,港交所同意以14亿英镑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这一价格是LME去年利润的180倍。
香港股市面临的问题在于,IPO的传统来源——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正渐渐“枯竭”,因为它们中的大多数已在过去十年间完成了上市工作。
曾任港交所董事的香港股市专家戴维•韦布(David Webb)指出:“轻松赚大钱的日子正在走到尽头。”
《IPO:全球指南》(IPO: A Global Guide)一书的作者、曾任麦格理(Macquarie)和野村证券(Nomura)亚洲股权资本市场主管的裴达希(Philippe Espinasse)谈到,过去十年,香港“幸运地迎来了源源不断的”中国国企IPO,比如中国建设银行(CCB)、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中海油(CNOOC)以及中国人寿(China Life)的IPO。这些IPO规模庞大,流动性好。
裴达希预计,今后几年香港股市的IPO筹资总额年均将为100亿至150亿美元左右,远远低于前几年——那时一宗IPO的筹资额就可达到这一年均水平。
2010年,最后一家未上市的大型国有银行中国农业银行(ABC)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筹资额达到220亿美元。
对投资者来说,国企的IPO表现往往不错,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政府为确保交易成功,通常会将发行价定在较低水平。这些交易所产生的费用也为银行家们带来了不菲收入。
裴达希说,“这一交易来源并未完全枯竭,只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IPO主体变成内地民营企业,其中一些民营企业规模很小,而且对它们来说,上市时机也许并不成熟。”
显然,较小的交易规模意味着,未来香港股市的IPO筹资总额很难赶上前几年的水平——那时数十亿美元的交易十分常见。
此外,投资者对规模较小的内地民营企业往往带着怀疑眼光。这些企业大多经营时间不长,而且往往存在公司治理上的问题。
散户投资者们由于过去两年在香港多宗IPO投资中遭受损失,现在都持观望态度。近几个月的全球市场动荡,让情况变得更糟。
香港一位银行家表示:“市况非常恶劣,交易摇摆不定,投资者信心日渐下滑。”举例来说,英国珠宝商格拉夫钻石(Graff Diamonds)上月就取消了筹资额达10亿美元的IPO。
为了完成交易,银行家们开始诉诸非常规策略。比如今年两宗规模最大的IPO:2月份阳光油砂(Sunshine Oilsands) 5.8亿美元的IPO,以及上周华电福新能源(Huadian Fuxin Energy Corp) 3.19亿美元的IPO。
这两宗交易中发售的60%的股份——这一比例前所未见——都被基础投资者买走,它们大多是中国国企。
这些基础投资者在上市股份面向公众发售前即参与到IPO过程中,并购得商定的配售股份。作为交换条件,它们要接受一个禁售期,时间通常为六个月。
基础投资者的参与使得上市企业不必再向普通投资者和基金管理公司发售那么多股份。能够体现这一转变的例子是,计划在港上市筹资40亿美元的中国人保(PICC),聘请了多达14家银行来完成这项交易,数量创下历史纪录。人保告知这些银行,它们扮演的角色和支付给它们的费用,将取决于它们在公开营销启动之前能够吸引到多少基础投资者。
近几年来,香港在吸引非中资企业来港上市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法国欧舒丹(L’Occitane),意大利普拉达(Prada)和俄罗斯铝业(Rusal)先后来港上市。但这些交易仍只占全部交易的一小部分,而且几乎没有人预期这种情况会有实质性改变。
银行家们希望今年年底前能完成几宗大型IPO,其中包括中国光大银行(Everbright Bank)筹资额达20亿美元的IPO。但他们并不认为情况会很快好转。
一位交易撮合者表示:“有朝一日,估值会低到人们愿意再次出手购买股票。但我认为近期内不会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