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12-06-02 12:01:01作者:
中国经济意外减速,引起全世界担忧。曾经势不可挡的中国经济增长引擎正慢慢停下来吗?
表面上看,中国经济最近减速是由于两个因素:一是去年为给房地产市场降温和控制通胀而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二是欧洲债务危机升级导致中国出口订单锐减。不过如果中国经济在内需与出口之间、消费与投资之间更加平衡,货币政策收紧和出口下降将不会对增长造成如此抑制效果。事实上,中国经济失衡,因而抵御信贷收缩和外需消失的冲击的能力减弱。
短期而言,多数分析家担心中国经济可能突发“心脏病”。在这种情况下,增长下挫将导致中国大量举债的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及国有企业,面临破产和拖欠债务的风险,而中国的出口领域将出现萎缩及裁员潮。
在大多数国家,这种崩盘将导致银行危机,从而引发“心脏病”。但中国不同。因为银行系统是国有的,所以银行危机不会发生,除非国家自身无力偿还债务,以及中国储户不再信任国家对银行的主权担保。短期而言,这是一种资产,可防止金融体系突发“心脏病”。
尽管近期有心脏病的风险,但中国经济的更大危险在于结构性低效。用医学上的话来比喻,这就像是“癌症”,会扼杀中国的长期繁荣。
中国民众已为这种“癌症”付出巨大代价。国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已下降到42%,居民消费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低的。中国国企之所以发展很好,是因为它们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资本,但效率却比民企或西方竞争对手低。
当身处危机时,一个富有远见的政府应该有勇气,推动艰难的改革,割掉中国经济中的“癌细胞”。现在,北京必须尝试不同的办法刺激增长。减税、放松管制、私有化和增加对社会服务的投入,都有助于拉动内需和促进增长。其他办法都将无法治愈中国经济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