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能再把投资当法宝

作者:查尔斯•杜马斯 发表:2012-06-01 12: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忽然发现自己进退两难,不管通缩还是通胀都不可取。在似乎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全身而退以后,中国经济正处于重要而艰难的转折点,这要求明确转变政策重点,并且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接受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问题的表面迹象是,中国在2009年推出的复苏政策导致2010-11年出现通胀。但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中骤然出现通缩现象,使当前的经济下滑趋势雪上加霜。

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为了推动经济复苏,实行大规模的货币和信贷扩张,自上而下引导资金流向投资领域,同时刻意控制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步伐,保持人民币低估、美元高估。2007年,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2%,在2010年和2011年,这一比例上升到49%。固定资产投资价格通胀率从2009年中期的-4%上升到2011年中期的7%。由于人民币低估,到2011年初,出口价格通胀率达到7%(按人民币计算)。去年夏天,企业商品交易价格指数以近10%的幅度上涨。

这两个支出类别合计占GDP的78%,而消费支出只占33%,相形见绌。但后者的价格通胀也受到美国因素的巨大推动。2010年中期,为应对美国国内的通缩风险,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采取了量化宽松措施,从而推高了世界食品和能源价格。

中国的汇率管制产生了反效果。工资涨幅通常达15%,而企业利润率却在下滑,这表明单位劳动力成本比物价涨得还快:按美元计算达10%左右(这已经考虑了人民币兑美元温和升值的因素),而美国单位劳动力成本自2009年就没有上涨。

结果,2010-2011年间双边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了约20%,使得中国无法再像之前25年那样,大幅扩大自己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鉴于中国增长速度依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已经失效,而高达49%的投资率只会掉头向下。

从需求层面来看,这构成了一个明显的问题。消费者的支出水平之所以能提高,完全得益于过去投资和出口繁荣给居民收入增长带来的些微作用,如果消费支出增长远低于GDP增速,只占GDP 33%的消费支出如何能够弥补占GDP比重达78%的投资和出口的大幅下滑?

虽然名义利率相当高,由于通胀的缘故,实际利率却是负数,因此消费者达不到财富增值的目标,于是他们在过去几年提高了储蓄率。可支配收入与GDP的比例或许可以提高,但这把焦点转移到了问题隐藏的另一面:企业收入下降。

过去25年来,中国企业吸纳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获取近乎免费的资本,赚得盆满钵溢。以前近乎闲置的劳动力走上工作岗位,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现在,高达15%的工资涨幅表明,农村人进城务工的队伍有所减少。名义利率相当高,这提高了资本成本。能源和原材料成本高企,尤其是因为中国浪费现象严重。

同时,为应对通胀,中国在2011年以行政手段持续限制信贷,这导致最近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放缓到6%(这是朗伯德街研究公司经过重新估计的数值)。今年,通胀突然转为通缩:第一季度出口价格比2011年第四季度下降了3.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了2.5%。这更加挤压企业的收入。

如果中国打算在未来提高GDP中消费支出的比重,就必须接受GDP中企业利润的比重下滑,这也符合当前过度投资亟需回落的情况。但是,考虑到部分企业的高负债率以及提高工资的需要,供给方面的当务之急是把重点更多地放在控制成本上。现有工厂、生产流程和产品的生产力必须得到提高,而不是简单地推陈出新。其中关键的一环是,政府政策需要转变,“允许应该破产的企业破产”——这在政治上实施起来很困难,因为在中国,浪费最严重、最容易受到债务问题冲击的正是国有企业和银行。

企业利润受到挤压意味着,投资下滑的趋势很可能持续下去。中国或许需要采取措施,确保经济不会突然“遇上气流”,但现阶段如果推出2009年那样的大规模投资刺激方案的话,只会引发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在短期内,“让应该破产的企业破产”具有通缩效应,但中国要走上一条健康的增长道路,此举必不可少。

今年正值10年一次的政府换届,在这样的时候,很可能因为太多经营不善的企业与政府中关键人物关系太密切,而导致相关政策过于宽松。

来源:金融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