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时代食品安全?不知情下吃过巨毒食品(图)

发表:2012-05-22 12: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5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以前的食品就更绿色?2012年食品安全问题频繁曝光,不少人怀念计划经济时代的食品是安全绿色的。事实上,50-80年代,65%人口已在不知情下食用镉米,大米种植中巨毒农药已处于使用高峰期,而大米国家标准直到1986年才出台。仅就此来看,并非改革开放前的食品就靠谱。

事实上中国直到90年代初期才有绿色食品,在此之前人们对食品绿色与否并无概念;农业生产过程中,污染和农药残留甚至比现在有过之无不及。

近99%未经处理的污水被直接用于农田灌溉,65%人口在不知情下食用了“镉大米”。

40年代起北京附近就已开始利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1957年更是列入了国家科研计划,开始兴建污水灌溉工程。尽管1972年制定了污水灌溉暂行水质标准,但由于北方水资源短缺,污水灌溉面积依然逐步扩大,到70年代末已约占全国污水灌溉面积的85%。污水灌溉已大面积使用,污水处理技术却仍旧滞后,50-60年代最大日处理量仅5万立方米左右。据中国历年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情况统计,直到1978年全国每日污水处理率亦不足1.56%。也就说,近99%未经处理的污水被直接用于农田灌溉,致使全国1/5的耕地土壤遭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而其中镉金属在食物中的吸收累积力甚强,人们一旦食用,短期的不会立即显现,长期的则会在10-30年间逐渐出现镉慢性中毒症状。据日本资料显示,每天少量摄入镉,50年后有10%的人会出现蛋白尿等肾功能异常的现象。

另据美国农业部专家研究表明,水稻是对镉吸收最强的大宗谷类作物,而中国近65%的人口都以稻米为绝对主食,并在对污水灌溉以及土壤污染问题不甚明了的情况下食用了“镉大米”。但因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直到10-20年后人体才逐渐显现镉中毒症状。其中,最典型的是广西桂林思的村,当年多位土壤学者在论文和讲义中直称那里不少村民具有疑似1931年日本富山县镉污染致人体“痛痛病”的初期症状,而历史数据亦显示该村耕地土壤早在60年代前就已被镉污染。然而,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直到2010年被媒体曝光后才为人们所知晓。此外,沈阳张士灌区1962年开始引用污水灌溉稻田,直到1974年才有条件监测出灌区糙米含镉量,当时最高已达2.6毫克/千克,是国家允许值0.2毫克/千克的13倍,20多年后更是测出稻田含镉量达到5~7毫克/千克,而当地居民尿中低分子蛋白阳性率亦在逐年增加,也就是说慢性镉中毒已对他们的肾脏器官造成影响。

对有机氯农药弊端无知的情形下,20世纪50-80年代巨毒农药已处于使用高峰期。

粮食种植过程中,土壤除了受无处理污水灌溉影响,亦受到巨毒农药侵入。1950年以后直至60年代中期,粮食生产广泛使用滴滴涕和六六六等多种有机氯农药。可因有机氯农药具有挥发性小、使用后消失缓慢以及难于降解等特性,一旦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的作用,土壤中的残留农药就会进一步得到农集和扩散。而进入人体的有机氯农药则会在肝、肾、心脏等组织中蓄积,或通过母乳排出,或转入卵蛋等组织,进而影响后代。

伴随着有机氯农药被大量用于水稻种植及粮仓贮藏等方面防治虫害,其带来的残留毒性愈发引起世人关注,特别是美国生物学家卡尔逊于1962年出版《寂静的春天》首次唤起了公众对滴滴涕危害的认识。但由于20世纪上半叶滴滴涕为防止农业病虫害贡献不小,拯救了大约2500万人的生命,此书的观点在当时颇具争议。直到60年代中后期科学家们才发现滴滴涕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不仅会在动物脂肪内蓄积,致体内含滴滴涕的鸟类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更甚者是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也能检测出滴滴涕,这才让世人真正意识到了它的危险性。美国即刻在1972年禁止使用滴滴涕,中国则到了1983年才颁布完全禁止令。也就是说,此前人们丝毫不觉得此种农药对人体有害而大量使用。据中国农药史考证,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正是该类农药使用的高峰期。可见,在完全禁止之前,大部分水稻均在此种农药环境下生长。

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中国为防治水稻稻瘟病和小麦锈病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高危害的醋酸苯汞(赛力散)和氯化乙基汞(西力生)等有机汞农药,而这种防治则是通过用其粉剂拌种来实现。但由于汞的残留毒性大,拌过药的种子受药物影响,种植后残留于大米中,经食用而致人中毒。据文献记载,曾在浙江等地就发生过多起有机汞中毒事件,被曝光的就有金华县某村于1970年秋食用含氯化乙基汞的大米,致使该村发生443例汞中毒事件。

大米国家标准直到1986年才出台,散装销售不当保存导致黄曲霉毒素滋长。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百姓的生活米粮均有粮店凭借粮票统一销售,由百姓自提米袋到粮店购得。大米既无包装,也就更无保质期和产品水分说明而言,而当时的百姓亦无大米仅有3至6个月保质期的常识,以致食用者压根就不知道吃进肚里的大米到底是产于何时、何地,水分含量多少,该如何存放,又可放置多长时间。在南方地区,因气候炎热潮湿,在无良好贮藏条件下,含水量高的大米存放久了便会发霉生虫。

中国直到1986年才在大米国家标准GB-1354中对大米的安全水分作了明确规定,即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要确保国产大米的安全,水分含量不能超过14.5%。也就是说此前并无对大米含水分的明确规定,像广东这样气候潮湿的地区,消费者如果购买了水分超过14.5%的大米,存放不当,便会发生霉变。而大米一旦生霉,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毒素,其中的黄曲霉毒素,不但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滴滴涕的100倍,还是国际癌症研究所确定的一级人类致癌物。

当时,除大米因水分含量无标准,保存不当至发霉外,亦有其他粮食作物出现类似情况。例如,据江苏省南通地区70~80年代调查,食用容易发霉的玉米占食用粮10%以下的地方,肝癌死亡率为12/10万人口,食用玉米占食用粮50%以上的地区,肝癌死亡率高达53/10万人口。而在肝癌高发区的调查研究中亦发现,肝癌的高发与食用被霉菌污染的粮食有关。其中广西扶绥县在70年代就出现较多花生、玉米发霉现象,试验中用其做饲料竟可使80%的大白鼠喂养6~15个月便死于肝癌。又如,在大锅饭年代,甘肃省康县一个公社因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玉米而发生272人中毒的事件。

在包装问题上,那个时代的其他食品也多为散装处置,部分食品在销售时也只是用未消毒的草纸和纸绳稍作包装。而从副食品店打来的散装酱油,因无密封包装往往导致发霉长白醭。

(本文略有删减)



来源:网易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