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号的高官“物资特供处”(网络图片)
据《法制晚报》2011年9月15日报道,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沿街叫卖的老北京冰棍,都是用糖精制作的,特点就是甜度高、会结晶、味道发苦,对人体有害无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会出现头晕恶心。
在物质匮乏的六十年代,白糖和红糖定量供应,就连0.49元一斤的像牛屎粑模样的古巴糖也十分紧俏。老百姓想多吃点甜食,糖不够用,只好花一角钱到小店里买一小包(大约20克)糖精,添加在水里面粉里补充甜味。对于糖精,当初似乎很神奇。只要在碗里放上一两颗细盐粒儿大小的糖精,满满的一碗开水就甜了。只是那甜味不像白糖开水甜得纯正,甜得诱人。糖精水喝一次就伤了,不再想第二次,那甜味不正。没有办法,谁叫吃不到糖。
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糖精对人体有害,六十年代中期有了些耳闻。不久,中国闹起了文化大革命,不知怎的,糖精也渐渐退出了市场。
在最困难的六十年代初,虽然老百姓吃糖难。但中央对干部有食物补贴,按级别供应数量不等的肉、蛋、糖、豆等。本博秦全耀当时家住东四西大街,不远就是北京东华门三十四号的高官“物资特供处”。那里的白糖红糖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甜得我们只能望糖兴叹流口水。“物资特供处”的产品品种还有从国外进口的名牌家用电器、手表、香水、呢料、朱古力、白兰地、威士忌、卫生纸巾、珠宝首饰等等。俄罗斯产的顶级黑鱼子酱、法国产的鹅肝酱在这里只不过是寻常之物。这里的国产名优特新产品也是应有尽有,餐饮部宴会需要的茅台酒、五粮液都从这里采购。这里的黄花鱼,一斤0.46元。黑崩筋大西瓜八分钱一斤!个个像篮球那么大。
官员吃白糖红糖,老百姓吃糖精。要说毛泽东时代的六十年代老百姓的生活比蜜甜,沒错。糖精就是主旋律,糖精就是那定盘的星。
(原文标题:毛泽东时代比蜜甜:官员吃糖老百姓吃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