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划为右派的四川报人铁流,日前公布了一封致全国人大的公开信。公开信由近1500名老干部、老新闻工作者联署签名,要求中国当局加快新闻立法,尊重言论自由。
参加这次联署的有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锐、原《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原政法大学校长江平、原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以及经济学家茅于轼等共计1480人。铁流附文称,这封信是“迟到的声音”。
他写道:公开信“议于2010年秋,成稿于是年冬末。”“最早计划在2011年‘两会’召开前夕的2月23日上网公布,”但是由于受到有关当局的“绑架”、骚扰等原因,信件迟迟没有发出,拖延至今。
本台记者周四晚间多次致电铁流先生,但是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无法进一步了解详情。
《冰点周刊》前主编,《中国青年报》的资深新闻人李大同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这封公开信联署人的勇气固然可嘉,但是在他看来,这样的公开信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如果你发一封公开信中国的事情就改变了,那不是中国的事儿就太简单了嘛。他发也是必要的,属于公众意见的表达。”
广东“公民不合作”发起人唐荆陵律师则有不同观点。
唐律师说,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行动,如果中国有影响力、有良知的人都能够站出来,积极主张通过保障言论自由的法律,就会给中国社会一个很大的推动。
“也许这些人现在在新闻领域、在法学领域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士,那他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即使不能立即敦促当局建立一个保障言论自由的法律,至少来讲它对民众也有一定的动员作用吧。言论自由对于公民的维权、对于社会的一个正常的发展和进步它都是十分重要的。就说我们的社会问题不至于被一些错误的信息所误导和掩盖。这样社会才有机会去纠正它所犯的错误。社会真正和谐的发展才有机会嘛。”
铁流在信中说,这封公开信由“渭南书案”引起。
《中国检察报》记者谢朝平因出版记录三门峡水电工程移民问题的《大迁徙》一书,于2010年8月被陕西渭南警方拘留,关押了一个月。此事激怒了北京一批有良知的老干部、老作家、老记者,由学者辛子陵、戴晴、铁流等共议,发起了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签名活动,要求尽快出台《新闻法》、《出版法》。
唐律师告诉本台记者,中国关于新闻出版的条例很多,但大都是为了管制新闻出版而制定的,这次的千人联署公开信活动,旨在要求有关当局制定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法律。
“这样的法律当局一直都是拒绝制定的。从80年代当时不是要讲所谓的改革开放吗?当局内部也有些人在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后来他们决定还是不放开这个言论自由。所以说言论自由这个领域实际上在中国一直是没有放开的。”
公开信称,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否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并不在于出版物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对出版物的内容有没有非法的无理的限制,更在于大多数公民对于自己有多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亲身感受。
唐律师对此深表同意,他说,中国当局近来对新闻言论自由的管制越来越严。
“特别像最近推行微博实名制、然后对网站的封锁过滤呀,特别是抓捕一些网友呀,这些措施只能说是在加强控制。这种加强控制可能是临时性的措施,目前要开两会了嘛。但是我们如果更多的观察最近这几年对言论的控制形式的话,加强对言论控制是当局一个持续性的行动。”
铁流表示,公开信已于2月22日寄往全国人大常委会,并分别寄给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副委员长王兆国、路甬祥等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