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信仰》(五)
中国的帝制时代是相对于西周封建时代而言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由中央政府由上而下直接管理。自此,中国进入帝制时代,直至1911年清帝逊位,共经历了2132年的漫长历程。这期间虽然不断改朝换代,并且间或有分裂的年代,但其大一统的帝制统治格局却始终得以维持。
中国帝制统治虽由秦朝肇始,但其成熟与稳定却在汉朝。汉武帝时,在儒者的建议下,修建了祭祀“天”的明堂,封禅泰山以祭“天”,以此再次确立了皇帝作为“天”的代理人的“天子”身份。汉儒董仲舒把阴阳家的宇宙观和儒家的政治伦理结合起来,提出了混合着宗教与政治元素的“天人合一”理念,认为“天者,百神之大君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继承《尚书》中的政治伦理,明确提出天子受命于“天”,是“天”在地上的代理人,与“天”相通,与“天”一样具有神圣性。但是,作为“天”的代理人,天子要时时受到“天”的制约,不可违“天”行事,否则“天”便要通过地上的灾异现象警示并降罪于天子。这种警示与降罪的极限,便是天命易统、改朝换代,重新任命新的代理人作为天子,代理“天”在人间的权威。
董仲舒“天人合一”的宇宙伦理观念虽然承之于《尚书》,但相比《尚书》所建立的“天——天子——民”三位循环制约的政治伦理,显然有了很大的退步。在这里,三位之一的“民”被屏蔽掉了,只剩下了“天”与“天子”之间的二元关系。但是,对“天”的信仰,在这里却得到了强化。这种对“天”的信仰进行强化的努力,实际上却昭示着经过战国时期的思想盛世之后,上古以来人们(特别是统治者和知识阶层)对“天”的信仰在逐渐弱化。
董仲舒在自己的理论中着重强调了“道”的存在,这就为后世儒者明确提出“道统”这个政治伦理概念以制约“君权”和“治统”预设了机关。所谓“道”即“天道”,也即“天”的意志在地上的显现。道统这个政治伦理概念的明确提出使得天命这一宗教+政治的混合概念在地上的实现产生了两个途径,作为治统的占有者,天子已经不是“天”在人间的唯一代理人,他需要得到“天”的另一位代理人也即道统的占有人——儒家圣人的认可。当然,在现实政治中,治统对于道统的存在总是表现出一种傲慢甚至是强行的压抑,但是却不能否认道统的制约力量。直到有清一代,皇帝利用国家暴力占有了全部的宗教与政治的话语权,把治统和道统强行集于一身。不过,这个时候,距离帝制时代的终结,也即“天”通过“天子”这个代理人来统治天下的这一政治伦理格局的破灭,也已经为期不远了。
帝制时代的结束,意味着中国人对“天”的信仰在政治操作层面上的夭折——失去了天子这一中间环节的代理人,“天”似乎暂时失去了统治天下的能力;而习惯于通过皇帝(天子)之手接受“天”的精神统治的大众也似乎失去了灵魂的皈依之所。民国初年很多秀才、举人、乡村精英人士依恋大清皇朝,不愿意剪掉自己的辫子,更有极端者殉清自戕,其精神实质并不是完全出于对满清皇帝的忠诚,更多则是出于对失去“天”在人间的代理人之后所带来的无法与“天”沟通这一前景的恐惧。这是一种丧失信仰对象之后的恐惧。
当然,事实证明,很多中国人并没有因为失去了“天”在人间的代理人而放弃对“天”的信仰,他们还将通过其它途径顽强地坚守自己的祖宗从上古传下来的信仰。
(《脸背后的中国》节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