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话无法阻挡泡沫破灭之启示

作者:伯涵 发表:2012-02-21 13:0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如果以1990年日本股市从历史最高位大跌为起点,至今日本经济已经历了“失去的20年”,而且在目前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很难看到日本经济在可预见未来能够有回升的可能性。中国当居安思危,慎防重蹈日本覆辙。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教训无疑是多方面的,笔者本文只想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亦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中出现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就必须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革。拖延无济于事,拖延旧问题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问题并和原有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互相掣肘,从而导致政策当局陷入无计可施的死局。

当年面对汇率持续大幅度升值的压力,当时的德国通过发展科技、提升产品档次和竞争力、走高端产业的途径来消化马克升值带来的压力,维持了德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由此成功地避免了日本产业空心化的恶果。日本则通过向海外转移低附加值产业来应对日元大幅度升值的压力,其结果是造成本土产业空心化,从而不断加大社会就业的压力。面对这种局面,日本央行通过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予以应对。但是在产业不断萎缩的情况下,泛滥的流动性源源不断地流入虚拟经济,造成日本股市和楼市投机成风,并导致了股市和楼市的疯狂局面。因此客观上日本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成了日本泡沫的强大推手!

颇具黑色幽默的是:当经济大难来临时,经历了持续经济成长的日本人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在买遍全球无敌手的第二大经济体里,股市怎么可能下跌,在人多地少的日本房价怎么会下跌。但现实还是无情地粉碎了无数日本人的期待和梦想。在笔者完成本文的前个工作日,日经指数收盘于9384.17,仅仅约为20年前其历史最高点的1/4强!而日本的房价则在经历了20年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之后仍在下滑!日本的教训再次证明:回避经济的结构性调整,而依赖印钞机不断遮掩和拖延现实问题的做法只能反过来加剧整个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并最终以一场更大的危机来收场!

令人嗟叹的是,经历了由全球产能过剩和债务过剩所造成的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在全球的主要经济体里,又有谁在真正地通过结构性改革来调整严重失衡的经济呢?不仅如此,各国央行无一例外地重拾日本央行当年的宽松政策,都在试图通过发行过量的货币来维持经济不在当下崩溃。公平地讲,从政治的立场来看,这种政策取向和实践的确无可厚非,毕竟没有任何人希望通过大规模的失业、社会动荡,甚至战争来实现矫正全球严重失衡的经济。但令人忧虑的现实是,由于全球产能在次贷危机后出现进一步过剩,导致实体经济盈利下降、投资能力萎缩、吸收就业的能力不断下降。

笔者今年春节期间跟两位在国际性航运企业里工作了20多年的朋友聚会时被告知,2011年全球航运企业里仅仅只有两家盈利,而且相比上一年而言,这两家企业的利润额也出现了大幅度缩水!而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上演的投行裁员和降薪大戏,只是在全球产能严重过剩的大幕下增加了一个金融领域产能过剩而已。至于上周一位就读于沃顿商学院的小校友给笔者发来电邮希望帮忙找一个“无薪的暑期实习工作”,则再次显示出当前的就业市场已经冰冻数尺!与之并行的是,全球疯狂泛滥的流动性通过不断升高的物价进一步无情地吞噬消费者由于收入下降而业已降低的购买力。以中国的房市为例,尽管最近几天国内媒体反复宣传房价已经停涨,而且开发商们正在为准备金下调拍手称快、跃跃欲试,但是否有人想过:就算限购取消、央行继续加大印刷钞票的力度、地方政府出台各种名义的所谓优惠措施,究竟还有多少人能买得起呢?请不要忘记:日本国土面积只有湖北省大小,可居住面积更小,虽然经历了20年的经济衰退,但根据日本内阁府的统计,2011年日本人均GDP为386.2万日元(约合42983美元),加上日本央行过去20年累计印刷成千上万亿的钞票至今也未能把日本的房价给抬上去!失去了大多数消费者有效购买力支撑的中国的房子又能特殊到哪里去呢?

放眼全球,金融产能过剩、航运产能过剩、钢铁产能过剩、汽车产能过剩、造船产能过剩等,只不过是全球产能过剩的缩影而已;而在需求方面,华尔街减薪、国内中金公司裁员以及各证券公司减薪,不一而足。对此,人们应该严肃地思考一个问题:未来由谁来支撑全球巨大的、过剩的产能呢?难道还是靠印钞票吗?迄今为止,至少格林斯潘和日本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业已证明此法行不通,相反它只是慢性毒药。我们可以假定当今的各国货币当局当家人的出发点都是善良的,亦即希望通过印钞票来和平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痼疾,但不幸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时候人们本着良好愿望力图避免的恶果最终却因为人们尽力避免恶果的努力而发生!大概这就是历史的宿命吧。

历史是无情的,因为它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会因为日本当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的股市就不会大跌;也不会因为人口众多、土地真正稀少而且印刷了无数钞票就能阻挡房价下跌20年的势头!历史又是诡异的,因为不变的人性,历史永远在重复上演着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剧。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证券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