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师资缺乏 老师称谈工资是受辱(组图)

发表:2012-01-26 19:4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所乡村小学的教室,虽然贴着“健美进步”的标语,但因缺少老师,学生们很少上音乐、体育等课程。


李市镇一所乡村小学门口,黑板上写着“百年大计”,现实是全镇6所乡村小学都面临师资缺乏的困境。

地点:湖北沙洋县李市镇

乡言:有时为自己找理由——大家都是这样,有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没有热情,是在误人子弟,心里很矛盾,又实在无可奈何……——一位干了近30年的乡村教师

过年去给小姨拜年,她跟我讲起支教的经历。

40岁的小姨,上世纪90年代时从师范大学毕业,一直在李市镇中心学校任教。

2011年9月,小姨到李市镇一所乡村小学支教,恰逢周一早晨,赶上学校升旗仪式。

校长从办公室拿出一面国旗,系在一条绿色的尼龙绳上,绑着尼龙绳的旗杆原本有油漆,因风吹日晒只剩下铁锈。

“看旗子。”校长转头指挥着学生们,不到一分钟,仪式结束。

小姨问校长:“升旗不唱国歌吗?”

校长不好意思地回答:“孩子们都不会唱,我们这儿没音乐老师,没人教,要不你教……”

这个小学有140名学生,包括校长在内只有7名老师。校长坦言,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数年没有“新鲜血液”加入。

李市镇6所同等规模的乡村小学,无一例外遇到了这些问题。

音乐体育课就是“集体放羊”

因为嗓子好,会唱几首歌,小姨和谭老师一度被“簇拥”为学校里的“歌星”。小姨说,一个孩子跟她诉苦:“老师,我们自从一年级时上过一堂音乐课后,就再没有在学校唱过歌。”

这句话让小姨心酸。

不单是没有音乐课,课表上排列的英语、体育、思想品德等课程,在这个乡村小学同样只是摆设而已。

遇上这些课程,孩子们就成了“集体放羊”,他们在操场上撒欢、打弹子,在草丛里用草叶“钓虫子”,老师们则在一旁看着别出事就行。

而小姨数年前曾经任教的镇中心小学,离这里不过20公里,却是另外一番光景:各类课程均有安排,教师配备齐全。

“如果不是去支教,我根本不了解现在的农村教育是这个样子。”小姨说。

师资缺乏下的官方“支教”行动

小姨的家乡并非偏远贫困的地方,江汉平原的小镇,也素有“鱼米之乡”的称谓。即使是各村说不上富裕,但生活不成问题。

她记忆中留存的是“哪里有炊烟、哪里就有学校”时代的教育模式。她说,当时,“村村办学”是农村教育的主流,乡村小学也能向外输出不少优秀的学生。

但现在看来,乡村小学的凋敝似乎成为不可挽回的事实。

据小姨了解,整个小镇所辖的6所乡村小学,每一所都面临着师资匮乏的状况,8年左右的时间里几乎都没有年轻老师前来任教。

为应对这一现状,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实行一项新规定:要求镇中心小学和中学抽调出部分老师前往乡村小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优先当选“高级教师”的政策。

事实上,这些前来支教的老师们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部分甚至即将退休,乡村学校的孩子们称他们为“爷爷奶奶老师”。40岁的小姨苦笑说,自己在这个队伍里还算是年轻人。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小学阶段的师生比为:城市19∶1,县镇21∶1,农村小学23∶1;中学阶段城市13.5∶1,县镇16∶1,农村18∶1。

小姨认为,这还是一种为城市服务的标准,“农村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很难达到这样的规模。因此,师生比例不应更大而应更小。”

“一所有6个年级的小学,至少有12名老师才够维持正常的运转。”小姨说,李市镇的另一所乡村小学,因师资缺乏,被迫将6个年级缩减为5个,6年级的学生只能分散到别的小学就读。

现实情况是,即便有支教师源的加入,乡村小学的师生比例仍然不能达标。小姨支教,一人担负着数学、音乐、思想品德3门课程。

同学谈工资农村教师“受屈辱”

当了十多年的教师,小姨的工资从最初的92.8元涨到将近2000元。但同社会上其他相同知识层次的人员相比,小姨坚持认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最低,这也是师源缺乏的原因。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写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

但真实的情况是,很多农村地区难以落实。小姨说,越来越多的教师不愿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对于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价值观上普遍存在一种疏远感和排斥感,选择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有着难以言状的“被迫性”。

我的一位做小学教师的同学,很赞同小姨的说法。

每逢同学聚会,这位同学就很尴尬。她住的宿舍是平房,就在学校的一角,条件较差。大家谈论工资时,她坦言“有点儿蒙受屈辱”。

她的理解中,经济地位低下造成社会地位的低下。她的热情并不在工作中,而是在如何能找到关系、走后门,离开农村,去县里或市里小学任职。

抱有相同想法的人并不少,小姨的记忆里,去年一年中,整个小镇的学校里,有十来人停薪留职,十来人“跳槽”,还有部分人离去或另寻出路,新人却没有补充一个。

城乡差距、地域差距也造成了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外流。小姨说,现在很多农村骨干教师跳槽到县城或经济发达地区,如果不能通过正常途径调动,干脆自动离职去打工,一年的收入能增好几倍。

同为教师的小姨夫就在几年前离开家乡,前往厦门的一家私立学校教书,收入的确可观。

被现实裹挟的农村小学教师们

乡村学校急缺教师,镇中心的学校却是“人浮于事”。

小姨介绍,她所在的中学拥有100多个教师编制,至少30个“有名无实”,只是挂着职称,领着工资,从未走上讲台一步。

“现在就是需要的难来,来到的难稳。”小姨说。

即使一些优秀教师被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采取的相关措施留了下来,但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有些悲观失望,消极应付。

随着学校生源逐年减少,乡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日益困难。小姨支教的学校,连正常的教学和教研活动都难以如期开展,更无法拿出经费派人到外地学习取经或参加县级、市级的学习培训,“几乎都没有进步的空间。”小姨说。

在李市镇新城乡,我遇到一位已经在乡村小学教书育人近30年的老教师,他坦言,想改变自己,却发现已经被现实的乡村教育环境所裹挟:“有时为自己找理由——大家都是这样,有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没有热情,是在误人子弟,心里很矛盾,又实在无可奈何……”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