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代的食器都有腿、器座和高圈足。自左至右:簋、鼎、觚、兕觥
汉代殉葬用的陶灶明器
商周时代贵族使用青铜制成的食器。青铜食器或者有三条长长的腿,如爵、斝、鬲、鼎;或者有高高的圈足,如觚、觯、豆;或者干脆接一个器座,如簋、簠、盨、兕觥。总之,青铜食器都有腿,不像战国以后的漆食器和瓷食器,只有一圈矮矮的圈足而已,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商周时代吃饭时既无桌,又无案,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席地而坐,食器就直接放在地上,所以必须用高高的腿把食器支撑起来,这样食器就都有腿了。
战国以后发明了案,写字用书案,吃饭用食案。案类似今天北方用的炕桌,或像有腿的大托盘,于是食器的腿就变矮了。唐代以后出现了高腿的桌子,人们改席地而坐为垂腿而坐,于是食器就只剩下一圈矮矮的圈足了。
鼎、鬲、斝既是食器,又是煮肉、烧水、温酒的炊器,它们有三条高腿还因为腿下的空当是烧火的地方。商周时代尚未发明灶,炊煮是直接架起火来烧的,所以炊器下面都有三条高腿。像司母戊鼎那样的大鼎是放在庭院广场上烧煮牺牲祭祀用的,而日常使用的食鼎高度大约都只在二三十厘米上下,腿下的空间不过一二十厘米,在这幺小的空间里烧火,只能使用木柴或木炭做燃料。由此可以推测出,商周时代树林一定还很多,生态平衡也一定还没有被破坏。联系到当时收割的工具主要是无柄的铚刀而不是有柄的镰刀,也可以推测出,商周时代收获庄稼只割穗不割秸秆,因为当时平原上还有许多未开垦的处女地,饲草和苫草都不缺。
战国前后发明了灶,于是食器也发生了变化。灶的发明是一个进步,它意味着在炊煮时热效率提高了;灶的发明也使鼎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腿的釜。但是,因为灶膛内的空间比鼎足之间的空间要大,灶内可以烧草和秸秆,灶的发明也意味着燃料结构发生了变化,而燃料结构发生的变化意味着中原地区由于人口的增长已导致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草莽之地大量被开垦,森林面积一定减少了,收庄稼也要割回秸秆,土地会慢慢变得贫瘠,争夺土地——生存空间和生产资料的斗争也会变得激烈起来。
历史的发展确实如此。当然,社会并不是因为灶的发明才发展的。我们只不过通过灶的发明这件小事做一些逻辑推理,见微而知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