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1日成都召开的中美商贸联委会上,
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向美国商务部长布赖森(JohnBryson)表示
将在未来5年对战略性产业投资1.7万亿美元。
正当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各家机构纷纷调低明年内地经济增幅预测之际,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长布赖森(JohnBryson)透露,在中美商贸联委会成都开会期间,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向美方称未来5年拟对战略性产业投资1.7万亿美元,以确保中国经济在未来5年持续保持增长。按现时匯率,1.7万亿美元相当于10.8万亿人民币,即时按5年计,每年也有2万多亿元,若真如此,无异于又一个4万亿救市计划。
中国政府对此消息并未作出证实和回应,大陆各地网站也已纷纷转载了此消息。正当国内外纷纷猜测中国政府释放此重要经济信号的背景和原因,以及中国经济2012年的走向之际,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罕见经济数据和重磅消息,使得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显得很不乐观。
首先是11月30日-12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出现连续12个交易日盘中触及或接近“跌停”,这是近3年以来人民币首次对美元出现贬值。尽管中国政府随后出手救市,12月16日人民币开始对美元增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连续“跌停”确实意味着目前人民币对外已开始存在着贬值预期。
12月9日,中国统计局宣布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2%,涨幅大大低于10月份的5.5%,更大大低于7月份的3年涨幅峰值。国内外许多媒体评价该CPI数字将为中国政府提供更大的回旋余地、以提振不断放缓的经济增长,同时认为中国政府控制物价的宏观调控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有媒体质疑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因为从市场规律来看,宏观经济调控不可能短期内获取如此巨大的CPI回落,尤其是在中国经济连续2年保持高通涨的情况下。
12月13日这一天对中国民众来说可谓是血泪斑斑。这一天是南京大屠杀的74周年纪念日,但也是大陆A股市场大屠杀的10周年。大陆大陆股票市场已连续跌了4天,上海沪指再创新低,下跌42.95点,跌幅1.87%,报收2248.59点,再度刷新33个月来低点,也跌回了10年前股市的原点。中国A股的股市跌幅超过了欧债危机中的欧盟和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也超过了惨遭核辐射危机影响的日本。
然而最重磅的消息还在后面。12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在出席2012年财经论坛时建议:将4.1万亿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投资股市获取利润。此言一出,激起千层浪。一份网络民意调查显示,87%的民众不赞成养老金公积金入市。但证监会日前称养老金入市已获有关部门支持。
上述一系列的经济现象,看似没有联系,但实际上稍加分析不难看出,有一条主线可以它们都连贯以来------中国社会的资金链已经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发生断裂;而中国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也就是王岐山所说的继续对市场追加投资;换句话说,就是政府继续印钞,以保经济增长。
1)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意味着大陆境外投资规模撤离
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经济取得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投入。然而,随着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增值,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以及产品质量,环保,知识产权等问题,使得中国市场的成本逐渐增加,利润空间逐渐减少。而人民币开始对美元贬值,意味着手中持有人民币的境外投资者的资产开始贬值,这无疑是压垮境外投资者信心的导火索。事实上,中国境内的外资和热钱也看到了这个趋势,已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和热钱选择撤离中国大陆。据大陆媒体报道,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离开中国的境外资金越来越多,导致中国的银行开始大量“失血”。据统计,2011年9月1-14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比8月末减少了大约4200亿元。而与此同时,在香港的人民币存款额却创新高,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也大幅上升。这表明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点地区,已成为大陆境外资金成为避开大陆的严格外汇管制,将人民币变现为美元“走出去”的管道。
按照中国的外汇管理政策,境外投资进入中国,中国外汇管理局将以美元储存境外投资,同时在中国流通市场投放对等的人民币;而境外资金撤离时,外管局同时注销人民币和美元外储,而外资将外汇带离中国。也就是说,外资离开的时候,中国整个流通领域的人民币供应量(M2)也会相应减少。换而言之,如果人民币持续对美元贬值,将继续加快大陆外资撤离加剧和流通领域货币的“失血”,整个社会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也日趋严重。
2)11月CPI走低预示资金链断裂,而非政府宏观调控结果
12月9日,中国统计局宣布11月份的CPI数据,使得广受通涨煎熬中国民众获得了少许安慰。然而,这次CPI和市场物价回落之迅速,和以往政府对通涨调控后的市场反应明显不同,给人感觉是供应商在拼命抛售商品,然后获利离开。而事实上,这一轮CPI和物价走低,正是中国社会资金链出现断裂的明显征兆。以民众最关心的蔬菜和猪肉食品为例:以往蔬菜销售在正常情况下,是由农产品中间商到农村进行收购,除一部份直接销往城镇,大部份放在冷库中储存,等冬天或来年再拿出来卖。但由于资金链的断裂,很多中间商已经付不起采购、储存的成本,导致中间商开始抛售蔬菜,而另一些中间商干脆把钱拿去放高利贷获利;猪肉中间商也开始放弃囤积猪肉,把库存中的猪肉拿出来卖,这是11月蔬菜和猪肉等食品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然而问题在于:到了冬天或明年开春,当地头长不出菜或没有猪肉的时候,由于没有储备,菜价猪肉肯定要报复性的猛烈上涨,直到有新的蔬菜和猪肉上市。其他类似粮食、食用油等生活基本品都面临相同的问题。
3)A股暴跌资金蒸发,养老金和公积金入市实际是资金链断裂后的“货币补血”
12月16日,中国股市在连续6个交易日惨跌之后开始走高,原因是市场预计中国政府将采取措施提振股市。然而,中国1亿3千万股民的心情并没有缓解多少。国内专家也开始了对A股的炮轰。北大副教授吕随启认为,先天设计缺陷导致A股股市畸形;根本原因是市场的制度设计把融资功能放在了第一位,投资功能放在了从属地位;许多政策的出发点往往向融资方倾斜,投资者的利益被根本漠视。换句话说,中国股市A股首先看中的是“圈钱”融资,而圈到钱后,无论是券商、机构投资、保荐人和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民,还是负责监管的证监会,几乎没有人关注股民的投资回报。A股的畸形结果,导致在过去10年楼市增加10倍的中国市场,股民投入的资金回报几乎为0,而由此在股市中蒸发的流通资金却不计其数。
然而更让股民和中国民众纠结的,是12月15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的用4.1万亿养老金和公积金来救市的建议。A股的反复无常,在于其设计本身是为了快速圈钱,而不是西方社会所定义的“将优势资金集中优势企业,以创造更大价值回报股民和投资者”的理念。目前大陆大部分企业都是以快速获利为准则,少有企业真正注重实业发展。因此,A股运作10年走回原点,也在情理之中。在不改变结构的情况下继续投入养老和公积等公共资金,用股民的话说,无异于“肉包打狗,有去无回”;而从中国政府方面看,目前股市大跌意味着流通领域资金大量蒸发,而与此同时资金短缺已经扩散到所有的国有银行,中国政府已经无力从银行获取更多的资金来救股市,只能从养老及住房公积等闲散公共资金想办法,这也意味着中国社会资金链断裂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4)继续印钞追加投资是中国政府唯一选择
国内有专家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的资金缺口,将近有15万亿人民币左右,也许更多。其中,地方政府因资金链断裂所欠的10多万亿银行债务及利息,以及铁道部2万亿高铁项目贷款及持续积累的利息,是中国政府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否则这些债务将形成中国国有银行坏账,加上现阶段外资大量撤离,及股市资金蒸发,中国社会流通领域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在此情况下,王岐山向美国商务部表示追加1.7万亿美元(10.8万亿人民币)以投资战略型产业,实际上是为了增印人民币以挽救国内的资金链断裂危机。因为按照中国的外汇管理政策,在美国投资的美元,外管局会对应投放对应人民币到中国国内流通领域,以填补目前国有银行的债务亏空。换句话说,中国现在在美国的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及未来的1.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际是中国政府对中国民众所欠下的债务,而不是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债务;更进一步说,是中国政府将国有银行的债务,分摊到了13亿中国民众头上;而分摊的方法,就是中国政府印钞后引发的持续通涨。
看中国首发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