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人祸”造成的“三年大饥饿年代”,在社会上流传很多“民谣”、“谚语”、“讽刺笑话”,随着时光的流逝,渐去渐远,慢慢地在人们记忆中淡化和消失了。
那时,还在社会上形成许多新的习俗,半个世纪过去了,也为人们逐渐淡忘。有些事情再提起来,也能激起回忆、思绪万千。今举一个例子,即那时见面是如何打招呼的,也即当时最常用的“寒暄语”是什么?
这就是:“今天**你吃了几两!”(**---通常指早晨、中午、晚上)
当时,在中共统治下的中国,在粮食、布、油、肉等分配上,如一辆马车在一片白茫茫雪地上跑,把大地清楚地划成两半;一边是包括毛泽东等在内的城市户口,吃的是供应粮(包括其他供应物);另一边是农村户口的自给粮。供应粮是先给每一个人定粮(自报、公议、领导定),然后凭证到国营(以前无私营)粮店去买粮,对流动人员发行地方粮票和全国粮票,前者在本区有效,后者通行全国。
在农村,因为国家不供应粮食,如果今年地里没生产粮食或收到后被征收,则无粮食可吃,因而造成大批因饥饿而死亡,出现许多“绝户”、“绝村”,有些人则出外逃荒。
城市则因粮食供应不足,特别副食品极端缺乏,由于缺乏营养,造成大批城市居民浮肿。因为几乎人人都处于半饥饿,(中级以上干部,按级别高低有额外黄豆等补助),因而人人对自己的“定粮”看得很紧,计划着如何分配自己的定粮,早晨、中午、晚上都要计划用粮,否则到月底挨饿。(定粮按月计算,一月发一次)
那时,由于大家都饥饿,没有按每人定量分食的家庭,由于吃多少不均,而造成夫妻反目、兄弟打架的比比皆是。因而大部分多子女家庭,每人都有自己的粮食罐,罐上都標有姓名,一般由家庭主妇管理,各人自己吃自己的粮食,不少家庭不煮饭而蒸饭,每人用碗蒸自己粮食罐里的粮食,如此倒也公平,取得“和平相处”。
由于每人都筹划着如何分配自己定粮,如中午超计划多吃,晚上则少吃,否则到月底无粮可吃。我记得我一女同学在单位上班,中午在食堂吃饭,她给我说:有一次,她先在食堂吃了一个馒头(一般为二两),肚子饿,又吃了一个,但肚子还饿,又想再吃一个,她把馒头拿到手里,一想现在吃了,晚上吃什么呢?遂又放下,走了几步,肚子还想吃,又想算了,今天晚上少吃或不吃了,因而又翻身回去拿馒头,等馒头拿到手,又“思想斗争”了一下,还是放下为好,又放下了,她就这样来回四、五次,最后还是决定不吃了,饿着肚皮上班去了。
“人们的生存环境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那时人们的思想中最重视的是自己定粮的分配问题,这也就反映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
不论是陌生人、还是认识的人,见面的寒暄语一定是“你今天中午(或其他)吃了几两?”如你回答:“吃了四两”。对方还觉你吃得太多,可能还会惊讶地问:“你吃这么多,你定粮是多少?”
这些对现在来讲,觉得不可思议,是“天方夜谭”,而那时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如在旅行时,当在火车在火车站一启动,大部分旅客都会向邻座或对面座的旅客问:“你中午吃了几两!”这也就是如现在问“你好!”一样,你也可不回答,并无他意。
笔者此时想到的是:希望我们一代代都要记住:“你今天中午吃了几两!”,这是伟、光、正的中共对中国人民的“恩赐”。
(看中国首发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