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二战期间与中国战局有关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孙平。“孙”是“孙中山”的“孙”,“平”是“邓小平”的“平”。但是孙平不是一位中国人,而是一位俄国人。他的英文名字拼写出来就是Peter Vladimirov。
孙平于1905年出生,1929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31年他加入了苏联红军,不久就被派到莫斯科的一所研究所学习中国事务。毕业之后,于1938年5月份来到中国。孙平的公开身份是塔斯社记者,但是真实身份是苏联内政部的秘密警察,也就是克格勃前身的海外情报官,活跃于中国的新疆和兰州等地方。
1940年,孙平回国述职。一年后又以塔斯社记者的身份回到中国,继续从事军政情报活动。但他这一次在中国一呆就是五年,并于1942年5月份被斯大林派到延安,担任在延安的苏联情报组的组长,一直到日本投降之后才于1945年11月向毛泽东告别飞回莫斯科。
孙平在延安有多重身份,权重一时。他不仅是塔斯社记者、共产国际驻中共特别联络员,还是苏联军事情报部驻中国特派员。但是,孙平没有料到,抗战期间的延安是一个中共内部派系斗争的大酱缸,各派势力施展各种拳脚,打得乌烟瘴气。先是张国焘被内斗打出组织,然后又是走火入魔的整党整风,等等、等等。孙平一到延安,就被立即卷入这些令他眼花缭乱的争斗,各派势力竭力巴结讨好,向他反映情况,使他在延安的地位十分重要。
孙平在延安走红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有一台当时在中国唯一可以向斯大林直接通报中共情报的大功率密码电台,这是派系斗争中向莫斯科告状和申述的重要渠道。毛泽东的死对头王明和秦邦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和孙平交往很深,给他讲了很多中共党内派系斗争的来龙去脉,使孙平对毛泽东和康生的残酷斗争的方式略有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极力讨好孙平,对他的所有要求都给予满足。首先,毛泽东下令在戒备森严的枣园给孙平为首的苏联情报组盖了当时在延安独一无二的小洋房。同时又让孙平有权使用康生搞来的所有对国民党和日本人的情报。据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师哲先生的回忆录透露,孙平是当时在延安唯一可以随时到毛泽东驻地去敲门的人。
1944年初夏开从始,直到毛泽东在1945年4月的中共七大上最后巩固其一个领袖、一个思想的独裁地位为止,毛泽东每隔一周左右同孙平侃谈,反映中共党内斗争情报,每次侃谈长达三、四个小时。中共七大召开的时候,毛泽东特别关照让孙平参加大会,以便向斯大林反映情况。
据师哲的回忆录透露,当驻华美军企图在华北建立情报站和军事基地的时候,毛泽东把每次同美国人的谈话记录和内容、包括和美国特使赫尔利的会谈,全盘给孙平汇报,孙平当然马上上报莫斯科。这样下来,毛泽东的许多观点和信件都通过孙平直接送到斯大林手里面。斯大林也经常通过孙平的电台用化名菲力波夫和亚力山大洛夫直接给毛泽东回电。
这个直通斯大林的电台在孙平走后由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兼社会部情报室主任师哲管过一阵,不久又由斯大林派来中国专门照料毛泽东身体的苏军将级医生阿洛夫管理,并由阿洛夫伴随中共中央总部一直延续到1949年中共建国前夕。
1945年11月,孙平奉调回到莫斯科。那个时候,斯大林已经占领了中国的东北。1946年,孙平调进苏联外交部。1948年他又来到中国做苏联驻上海的总领事,直到1951年才回国。一年之后,他升任苏联驻缅甸大使。1953年9月10日,孙平在莫斯科突然死去。
孙平死后,这段历史并没有完结。1968年,在中苏分裂后的大吵大闹中,孙平的儿子开始整理孙平在延安时期写下的大量零散日记,1973年出版成书,叫做《中国特区》。两年之后英文版问世,轰动了全世界。该书以非常生动、详细的笔调,展示了当时延安中共内部残酷无情的派系斗争。
时过境迁,回首往事,昨天发生的事情,在今天看来,依然迷迷茫茫,妙趣横生。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