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成了结婚黄金周了。今年‘十一’有三个关系很好的同学都结婚,看来这两个月的实习费又白挣了。研二学生小潘说。临近十一假期,结婚潮也悄然而至,婚礼份子钱成为很多人挥之不去的话题。而进入适婚年龄的80后成了结婚随礼的主力军,大多感慨“礼金随不起。
像小潘这样的不在少数。为了凑够份子钱,或节衣缩食,或去多找几份家教,有的不得不向同学借钱,或求助于父母。相比研究生,博士生面临的礼金压力更大。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博的张同学告诉记者:“像我们读博的,同学基本都到了适婚年龄,结婚的一个接一个,几份礼金对他们工作几年的不算什么,可我们真得硬撑着。”
在中关村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刘小姐说:“几个婚礼一去,银行卡就得透支了。”
“礼金数额一路看涨,真让人吃不消。”在永安里一家公关公司工作的王小姐表示,大学毕业四年,每个十一假期都收到不少请柬,礼金从200元涨到600元。“真怀念我爸妈结婚那会儿,送个暖壶、床单啥的,不也挺好吗?”她说。
和患上“礼金恐惧症”的年轻人不同,有些“80后”则轻松许多。他们同好友约定,会参加好友婚礼,但是礼金都不用付了。一位在外企工作的“80后”对记者表示,“你送我,我再送你,还得算好中间通货膨胀的差价,何苦呢?干脆谁也别给,省得折腾。”
有学者对此表示,这种朴素、利人利己的婚礼新观念值得倡导。
来源:北京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