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3年后无地可卖”的真相如何

发表:2011-06-13 12: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据《羊城晚报》报道,6月9日,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苏泽群作客广州大学,作了《广州城市管理与建设》的专题报告,在问答环节中,有人问道,“听说广州13年后就没有土地可以出让了,13年后的城市建设资金从哪里来?”

“传言”并没有被苏副市长所否认,这里面传递出来的信息,当然还不足以确定,它就一定是事实。毕竟只是一场并不那么正式的专题报告会,也许许多问题来不及细细考究、来不及慢慢思索。

那么,“广州13年后无地可卖”真相如何?

土地财政迟早会走到它的尽头。这并非民众因对高房价的愤怒而产生的诅咒式偏见。有据可考,今年全国两会时,来自北京团的一位人大代表就透露,北京某区县新上任一个“一把手”,但他一上任翻开账本一看,发现无地可卖了,因为他的上一任已经把地全部卖光了;而从去年8月份开始,因为无地可卖,成都就“创造性”用“地票”的方式,缓解土地供应的问题。

土地财政预支的,是土地未来50年到70年的使用期的收入,舆论担心,这种“预支”在现实中一旦与行政行为的短视和功利结合起来,其产生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为毫无疑问,这种“预支”必然会变成毫无节制的“透支”。比如说,为了获取更多土地利益,有地方通过“土地换社保”,这事实上意味着它必须接纳大量失地的农民。最终的结果不难想象,财政包袱必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困境:一旦无地可卖财政必然捉襟见肘,而此刻却无法不承担已经转为市民的农民的社保额外负担。

舆论由此获得了地方政府为何花钱大手大脚、热衷政绩工程等问题的答案。尽管所有人都认为,这将不可持久,甚至企盼着土地财政模式的终结早日到来。只是,没想到,当有人指出广州13年后土地财政就会走到它的尽头时,这还是会让人觉得,一切来得太快,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前些天,广州明确了今年土地出让计划要完成2011年广州投融资集团的还贷任务。广州总共有七大投融资集团,有数据显示,城投集团融资已经超过800亿元,水投集团则超过300亿元,现在看起来,这些数字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而至于其他投融资集团究竟贷了多少款,至今还是一笔糊涂账。

以土地出让金偿还企业债务,尽管被质疑缺乏合法性以及“官商一体政企不分”,但是这似乎无法阻止它的进一步行动。现在更让人担心的问题是,当土地财政走到尽头时,这些投融资集团的还贷任务得怎么办?这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建设资金从何而来”的问题,包括民生建设的投入,比如廉租房建设、教育资金等,地方政府的财政危机一旦来临,这些都将成为难题。

然而,至少在官方的言说中,“13年后无地可卖”,似乎构不成任何的焦灼,在那些关于美好未来的“规划”中,在那些洋洋洒洒上万言的“发展纲要”中,我们找不到一丝痕迹,甚至连它公众的视野的方式,都是如此的“意外”。

这意味着,要么,“广州13年后无地可卖”只是一个还没来得及被否认的谣言;要么,它在相关部门那里,还远远不是问题。也就是说,政府会觉得,“面包会有的”,对这个问题他们已经有了足够充分的准备和应对措施。

当然,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更大的可能:13年后的事,谁会去操心?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新快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