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人如此描绘,我们如此阅读,似乎都不问为什么是这样的颜色。
原来由七色组成的阳光,七色中红色的光波最长。早上太阳的光线斜射地面,光线经过的大气层比中午时厚,这时光波较短的色光被大气层吸收,只有红光能射入人的眼帘,所以,看上去,初升的太阳是火红色的。红色光照映在沾著露珠的红花上,花就更红了,简直像火一样。
至于“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原因,则有两个。一是不同颜色光波在水中的反射率。一是春天的江南雨水多,江河水涨,水里的微生物不易繁殖,因此江水透明,光波容易反射。白居易这首诗,除了写景抒情外,还提供了扎实的、科学的数据。
上面我对江花、江水的解释,都引自唐鲁锋等编写的《诗词中的科学》一书。我向来认为文学应该感性和知性兼顾,想像和逻辑并重。最好的文学,乃既有美学,又有科学。华兹华斯认为诗虽是激情的流露,却也具科学的面貌;这句话深得我心。莫瑞斯说:“艺术用脚碰一碰科学,以得到基础稳固的保证,然后迅速越过它,在直觉中飞行。”十分精彩!《诗词中的科学》一书正是上述理论的极佳说明。我愈来愈有理由断言,中国的诗歌传统,秉承的不但是诗可以抒情言志、可以兴观群怨的人文精神,也是读诗“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科学精神。就此而言,中国的诗学,可以和古希腊柏拉图以降的“模倣”说相提并论。
《诗词中的科学》还解释为什么“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云:“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还解释红杏为什么出墙。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云:“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末二句脍炙人口,末句早已变为成语,绯红色的。
叶绍翁最初写的“红杏出墙”并不是人性的,而是科学性的。桃、梅、李、杏都属于蔷薇科植物,结核果。诗人为什么不说桃、梅或者李出墙,而偏说杏呢?桃花不是极其艳丽常常被用来比喻美女的吗?这本书的著者告诉我们:杏树高约十米,树枝繁茂,横径在十米以上,其他三者都比不上它高大,难怪出墙的是杏树而非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