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记者甄贞综合报导】据中国经济网1日消息,中国银监会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清理4,6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956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报导称,具体做法是将部分债务转入新成立的公司,减轻地方政府负担。中央政府将偿还一部分贷款,国有银行也将承担部分损失,此举遭遇外媒质疑。
中国经济网援引路透社的文章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清理多达4,630亿美元的地方政府债务(约合人民币29,956亿元)。知情人士称,中国中央政府将会介入偿还一部分贷款,国有银行(主要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也将介入承担部分损失。
路透社的报导中说,此举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方政府债务出现违约。具体做法是将部分债务转入新成立的公司,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此前有媒体报导说,目前中国地方政府负担的债务总额已经高达近3万亿元人民币,倘若出现违约,地方政府将面临风险。
知情人士称,银监会出面清理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目的就是防范地方政府出现债务违约。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划从6月起清理地方政府债务,直到9月份结束。
美国之音援引华尔街日报亚洲版银行投资咨询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公司香港/中国分部合伙人泰德.奥斯本的文章,题目是“中国银行的隐忧:中国所有的最大的银行呆账问题可能正在发酵,尽管官方发表的数字说是另一回事。”文章说,“北京今年五次提高银行准备金规定,从而约束了它们发放新贷款的能力。减少贷款可以使中国经济降温,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为5.3%。早些时候,中国宣布增加银行资本和贷款供应水平。”
奥斯本的文章进一步说,“中国银行所报告的这些呆账数字到底有多可靠呢?尤其是在2009年到2010年的数字到底有多可靠呢?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北京启动信贷刺激项目,中国银行在2009年发放9.6万亿元的新贷款,比2008年的总贷款额翻了一番多。在2010年,中国银行又发出7.96万亿元的贷款。在信贷猛增的时候,典型的情况是呆账增多,而不是中国所说的减少。”
德国之声引用瑞士《伯尔尼日报》对全球战略分析师阿尔伯特‧爱德华兹(Albert Edwards)的专访中指出,中国是最大的泡沫,投资者的预期同可能出现的结果相比过于乐观,这个局面让人想起5、6年前的美国应该抑制金融和债务诱导的泡沫,使之软着陆,但是这个泡沫已经失控,这也是世界经济的一大风险。
全球战略分析师格赖斯( Dylan Grice)也明确表示:“中国几乎没有从西方的惨败中吸取教训,用马虎的货币政策恰恰刺激了投机。中国经济每年的名义增长几乎20%,利息也应该相应达到20%,然而实际利率却是负值。由于资本对外流通的控制,中国人无法将资金转往外国,也不存入银行,因为通货膨胀明显高过存款利息。他们还有什么选择呢?只有购买和倒卖房产。”
对此,国内网友也表示,政府此举是给贪污腐败提供市场,人民才是真正的买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