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表示,宏观经济目前处于底部,然后继续向底部走的过程当中。
叶檀本周一晚间在山东卫视播出的《投资有理》节目中表示,她对宏观经济的悲观看法主要来自于通胀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她指出,“刨除通胀因素,一季度上市公司的利润率在下降”。
她着重提到了房地产板块,“地产板块就是一个‘傍大款’的板块,只要是政策利好,它就向上走,只要政策利空,它就会一蹶不振,而且我认为它完全没有到底,所以它短期内完全取决于政策。”叶檀称。
-------------------------------
叶檀:B股并入国际板? 请不要再坑害投资者
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5月17日表示,国际板推出条件快要成熟,但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同时,他否认了国际板用美元计价的传言。
推出国际板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很明确,为了吸纳全球的优质上市资源,为了人民币的国际化。美国证券市场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其明确的规则得到全球奉行,成为标准的制定者。更重要的是,美国市场吸收到全球优质资源,包括中国最可能具有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教育企业。
国际板如果用美元结算,将成为第二个B股。这不是小倒退,而是大倒退,推出国际板一步退回了帮央行回笼美元的狭隘目的。
我国建立B股市场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外汇资源不足,狭隘的目的导致了一连串的后遗症。以为开发B股市场可以让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结果小小的B股市场完全丧失了定价能力,绝大多数投资者望而却步,导致交易极度不活跃,这让企业根本不愿意在B股上市,最终结果是B股成为僵尸市场。如果说国际板用美元计价是为了让投资者手中的美元有用武之地,那么让投资者把美元直接投入B股不就行了吗?如果投资者不愿意投资B股,难道投资到一个准B股的国际板,交易就会活跃吗?
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市场,都必须有自主的定价权。用美元计价,中国就会拱手让出市场定价权。投资者在定价时,必须要考虑到汇率风险,因此必须考虑到对冲成本,折价发行在所难免。
以我国香港地区为例,从来就没有拥有过真正的定价权,以往香港市场的定价权操纵在国际大投资机构之手,中行、中人寿、中石油等低价现象都是这些机构折价的结果。这是因为香港是联系汇率制度,没有货币主导权,无法为上市企业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价。如果香港一直保持目前的汇率制度,香港就永远不可能获得定价权。目前香港的定价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国际因素,二是内地经济与人民币对香港越来越大的冲击。如果香港要有长远发展,必须改革货币体制,可行性方案是与汇率市场化之后的人民币挂钩,目前香港的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是往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香港已经在向人民币离岸中心迈进,推出更多的人民币投资品种,内地反而推出美元计价的重要市场,正是与人民币国际化唱反调。
在人民币没有国际化、没有市场化之前,在境内无论是用人民币计价,还是用美元计价,都会面临跨境结算的汇率问题。但用人民币计价,起码是把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了一大步,而用美元计价,则是一大退步。如果藏汇于民后,民众手中拥有的美元增加,我们应该让美元与人民币更自由地兑换,而不是替美联储操心,为美元推出更多的区域化的投资理财产品。
有人十分担忧推出国际板将使国内企业丧失人民币资源,让国外企业在境内攻城掠地。这是谬论。我国推出国际板的目标之一,是为了让国际上人民币的拥有者获得更多的投资途径,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愿意使用人民币,让人民币成为国际重要的交易、结算与投资货币,而不是相反,让人民币边缘化,让美元被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所接受。
同时,我们推出国际板是为了吸引更多拥有优秀管理框架、拥有品牌与技术的境外企业在中国上市。毋庸讳言,真正希望在国际板上市的是希望在中国市场开拓或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公司。如果说十年前是强生等实体企业对国际板翘首盼望,那现在就是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希望在国际板上市。推出国际板后大型实体、金融企业在中国上市,不仅有助于改善中国的证券管理结构,更能够为中国经济、金融挖掘出一道宽阔的护城河。中国的市场、人民币是否被更多的投资者接受取决于公平和效率,而不是锁关摒弃国际企业,否则,再多的人民币在A股市场,也不过是投资者围着垃圾跳舞游戏的一再重演。以开放的心态,让国际企业通过在国际板上市,成为中国经济、美国经济之外的第三种力量,才能让中国经济拥有保护层。并且,在国际板推出之初,规模不会大,规则制定权在手,没有必要前怕狼后怕虎。
王建军先生去年曾表示,国际板交易平台将以人民币计价。如果有需求,监管部门可以考虑让境外企业将所募集资金兑换成外汇,但需向监管部门说明募集资金用途。事实上,多数境外企业募集人民币资金为的是中国市场,而后才是国际市场,兑换的压力不会太大。也就是说,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不至于太快。
2001年B股对内地个人投资者开放,让内地个人投资者大受损失,成为高岗上的哨兵,至今未能解套。如果此次B股并入国际板,解放了B股的投资者,而投资国际板的人会成为回归的红筹股公司的最后哨兵。请不要再坑害投资者,一之为甚,岂可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