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记者华青综合报道】,三年,能忘的都忘了,不能忘的永远也忘不掉了。他们的人生,曾因一场大地震被骤然扔进了一组啮合的齿轮里,一面是死的痛苦和生的艰难,另一面是回忆的痛苦和忘却的艰难;汶川大地震至今已届满3周年。
9旬大爷自谋生路 普遍农民债台高筑
搜狐社区东方实拍了“5.12”大地震重灾区──北川一幕,三年来,东方无数次踏足北川;如今,老县城地震遗址开放了,曾熙熙攘攘的参观热点,突然间清净了。
东方说,今年的“5.12”,我注意到了一个新面孔──上图中的老者,在斜坡处唯一守望的摆摊人。我是从距离他一百多米的另一山坡上透过草与小树叶的缝隙拉镜头俯视拍摄的老人孤独坐在那里、无人问津的画面。于是,我决定走下去,买他的东西,表示对他的支持。
老人的摊上有木耳等山货和一些矿泉水,还有一些照片及“5.12”地震画册、光盘等等。我问:您高寿了?老人用川话说:九十。下面是我与老人的对话:(用川腔来念,有味道)
我问:地震的时候,你们屋里头没事吧?老人:走了八口人。我问:都什么人?老人:老大、大媳妇全家没得了,别的亲戚也走了。我问:你大儿多大了?老人:六十九岁了。我问:那你现在和谁生活在一起?老人:老臁(小儿子)。我问:你还没新房住吗?老人(指着老县城方向):我家在那边,地震的时候全塌了。我问:你什么时候能住上新房?老人:我也不晓得。
我说买一本画册,问好多钱,老人说十元,他边说边翻开给我介绍北川的情况,他以为我是第一次到北川。我说我买了,再来一瓶矿泉水,于是,给他一张大钱,他在钱包里找钱给我,我说大爷,不找了,送给你了;老人可能没想到要接受别人的馈赠,一下没反应过来,迟疑片刻,他伸出手,握着我的手说:好人啊,欢迎来耍。
我要赶路,匆匆离开,北川九旬老人自谋生路的形象却深深烙印在2011“5.12”的记忆里。愿老人家早日住上安居的永久住房。对他来说,生命的长度已经很有限了。
其实住上了永久住房的民众生活也不易。
四川地矿局教授级总工程师范晓介绍,灾民集中安置后生活有很大改变,无法养猪养家禽,离耕种的田地也非常远,买菜、吃肉、用水都要花钱买,生活成本变高了,而地震之后社会各界捐款赈灾高达700多个亿,但实际发到老百姓手中的却很少,民众普遍债台高筑。
范晓说:“政府修房子不是说无偿给你修的,有的是自己原地重建,像这种情况政府是有补助的,但是补助的钱非常少,那么一户人不会超过两万块钱。所以他灾后重建都是要自己掏钱,而且需要借钱、借债的,现在也不是说就很容易找到工作,或者找到稳定的工作这是很困难的。所以说,从整个来说,现在农民的生活压力比以前就更大了。”
孩子遇难 有的顽强求子有的无法再生
据南方周末报道,北川自杀宣传部副部长冯翔的妻子景雪莲在沉默中度过了两年,她几乎消失了一般。这个面带倦容的漂亮女人终于能够回望轻生的丈夫:“他经常说自己不适合走仕途,还是觉得当老师最适合。直到最后,他确实也无法适应那种环境。”
漫长时间的自我封闭,令景雪莲觉得“不知该从何说起”。“那段时间作为新提拔的副部长,冯翔的工作几乎是每一天都要带领人们参观北川故地,反复讲解地震时的惨状,我们的儿子就被埋在下面,他每一次去就等于是一次冲击,他受不了这个。”
活着的人相比死去的人,谁更不幸?这没有答案。
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们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决心和毅力重新生育,顽强求子的例子几乎到处都有。四十一岁的曾木慧曾有一双优秀的儿女,女儿在北川中学,儿子在曲山小学,地震中不幸双双遇难。巨大的打击使得她脸上几乎不再有笑容。只有抱着好不容易生下来的1岁多的女儿,曾木慧才仿佛有了点生气。
从北川县城菜市场废墟中爬出来的周晓虹地震中痛失了所有家人。当她怀胎数月即将重新开始生活之时,刚刚结婚半年的丈夫又死于车祸。失去经济来源的她说话声音很低沉,可在和女儿眼神交流的一瞬间,她立即精神起来。“看到这个孩子,心里就好一些。”这句话几乎是所有震后成为母亲的女性的心声。
北川周先生说,今年我还是提前(10日)去为妹妹的孩子扫墓。妹妹的孩子在地震中因校舍倒塌被埋了。现在她又生了一个女儿,才几个月。我们全家人这几天心里很悲伤。像妹妹这样的遇难学生家长自己身边有很多,他们中一些人再生育了孩子,或者往这个方向努力。但我单位有个同事,老婆和孩子都遇难了,他现在50多岁了,这种情形对他来说挺残酷的”,周先生很同情自己的这位同事。
汉旺的刘先生说,很多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长前两年常去上访,问题得不到当局解决,慢慢就不再上访了。有条件的家庭就再生一个孩子,年龄大或条件不好的人只能作罢了。
据官方报导,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发生8级强震,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民间统计远高于这个数字。据报导,汶川地震中失去子女的独生子女家庭有8千多个。截至2011年3月底,有3761名妇女怀,2864名婴儿出生。